农业借“一带一路”再现繁盛之景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7-07 15:52:55
核心提示:  仲夏时节,西安城西郊,丝绸之路群雕前,游人往来如织。浮雕之上,一支满载丝绸和茶叶的驼队商旅正整装待发,千年来商贸往来
  仲夏时节,西安城西郊,丝绸之路群雕前,游人往来如织。浮雕之上,一支满载丝绸和茶叶的驼队商旅正整装待发,千年来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一览无余。

  两千多年前,张骞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启“凿空之旅”,也打开了东西方农业文明交流融汇的大门,石榴、苜蓿、胡麻等西域作物,自此根植于中原,中国的掘井技术、丝绸、茶叶等也借此道一路向西。“丝绸之路”之名,恰是农业交往的绝佳写照。

  驼铃悠悠,回声千载。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走向现实,丝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业交流再度兴起:贸易金额不断增长,技术合作方兴未艾,人才往来绵延不绝。古丝路“农脉”,正因“一带一路”再现汉唐时期的繁盛之景。

QQ截图20170707155735

  【农业技术合作日益升温】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唐代诗人王建在乐府诗《凉州行》中,描绘出农业技术交流让游牧民族“织衣耕种”的场景。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间的农业技术合作再度升温。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同丝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业技术合作已“先行一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2015年建成的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来自中国的小麦、玉米、油菜品种在异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卫军介绍,由中国育种专家研制的冬小麦5号品种在这里生长得很好,亩产较当地品种高出82.28%,受到哈方企业和农民的欢迎。

  一批农业科教合作的平台也逐渐成形。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马静说,杨凌与新西兰全国畜牧业协会达成共识,双方将组建在牧草品种改良、畜牧养殖技术及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团队,共同推动一系列农业合作项目落户杨凌。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建了25个农业基础示范中心,推动了中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水产养殖及动植物疫病防控、医疗生产、山水园艺、农业机械等优势技术在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说,农业教育及培训、农业科学与技术、农业及食品产业领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合作领域。沿线国家应以农业科教合作为重点,为汇聚和形成农业合作核心竞争力提供科教支撑。

  【农业人才交流方兴未艾】

  “‘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我希望能加入其中,让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农民都生活得更好。”29岁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何伟奇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前的麦收时节,他像地道的关中农民一样,一头扎进黄土地,测量试验田小麦对氮肥的吸收情况。

  和何伟奇一样,越来越多的农业人才因“一带一路”而将目光投向东方。在以培养农业人才为主的西农大,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已有196人,占在校留学生的87.5%。2016年11月,来自12个丝路沿线国家的59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在西农大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为人才交流搭建出新的平台。

  在杨凌示范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丝路沿线国家的援外培训已举办70期,学习内容包括生产环境调控、水土保持与旱作农业、节水灌溉等。马静说,经过交流学习,许多丝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展示出深化同中国农业合作的强烈愿望。(文/网络)
 
 

本文标题: 农业借“一带一路”再现繁盛之景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8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