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庭院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据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夏都二里头宫殿遗址,就呈现出3000多年前的封闭庭院状貌。然后自夏商以降,庭院在建筑中的形式逐渐定型,持续到明清皇家建筑、民居住宅,一直延续着作为精神内核的重要布局。
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庭院发挥着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作用,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概念形式背后,蕴含着儒家“体现尊卑,调和关系”的礼乐思想,也蛰伏着道家“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
1.广义庭院:建筑场地及围合空间
广义上的庭院,是亭台楼阁等建筑物包围或者其前后左右场地空间的集合,换言之,即包括建筑附属场地和植被。
从广义出发,庭院既有实用功能,满足遮风避雨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大到皇宫大内、避暑山庄,小到江南富家园林、普通民众院子,乃至寺庙道观等等。
庭院还具有精神功能,成为表达某种崇敬和信仰,乃至划分社会尊卑等级的中介,比如清代皇帝祭祀的太庙,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由三重围墙及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呈现为简明组织,而庭院在其中起到串联各座建筑物及其空间的功能,同时又兼具中轴纵深布局下实现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例如前述清代太庙,在对称或错落的大小不同的建筑物围合的庭院空间中,烘托寄予哀思的氛围,人们来到这里,在庭院及布局的感染中,达到崇敬与肃穆的精神境界。
由此,我们看古代庭院,无论是皇家建筑、民居建筑、宗庙建筑,或者园林建筑,每一处宫殿、住宅、官衙、寺庙,都少不了一个居中布局的庭院,被建筑物和围墙廊道所环绕。而通过前后串联,左右旁通,从前庭到后院,严格呈现着古代社会“长幼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精神意志。
2.狭义庭院:合院民居
狭义的庭院,单指居家生活的院子。古代内向封闭的建筑形制源远流长,发展到清代的四合院,将传统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典型代表,将建筑群体中的灵魂与精神内核作用发挥到极致。
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合院式建筑之一,其形制与古代城池相仿,作为集合体,对内封闭而凝聚,对外排斥且抗拒。生活其中的人们以庭院为中心,互帮互助,自给自足,最大可能降低流动性,实现建筑对家族共同居住生活人们的多种功能需要。
四合院布局反映传统等级观念,什么辈分住什么房,按规矩来,突出家长地位,而且强化等级观念,有助于家族内部秩序。如正房比侧房高大,一般为家长居住,晚辈则住在厢房。
可以想象,当人们从外面回到家,首先经过四合院庭院,作为独立于外界的空间,要先到上房向老祖宗请安,说什么话,带什么礼物,在庭院中梳理的过程,人的情绪也得到沉淀和洗礼。
3.庭院,反映儒家“礼乐”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庭院,集中蕴含着儒家“礼乐”思想。儒家不但强调礼,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也”,而且重视“乐”,倡导“礼乐”兼重。表现在建筑上,“礼乐”思想所要求的秩序灵魂,灌注于庭院空间,以前后上下高差的格局来呈现尊卑长幼主从等伦理关系。
在儒家思想看来,礼用于“辨异”,以区分个体成员的贵贱等级,使其明确各自的地位、职责和义务。乐用于“求和”,调节人的内在情感,和谐不同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之相亲相爱。
而在建筑中,庭院功能通过调和人际关系,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这与儒家思想中“乐”调和人与人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如果说如果建筑是“礼”是“体”,那么庭院就是“乐”是“用”,不仅仅升华人与人的关系,而且促成人与自然对话,二者相得益彰。
4.小结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庭院,以高墙围合起与外界隔绝的空间,阻断外面喧嚣,营造出宁馨净密、休憩愉悦的生态与景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提供一个意志明确、秩序稳定的空间,给人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
所以说,本质功能上,庭院成为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集萃着古代倚重的礼乐大防,它除了左右建筑布局,而且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方面发挥重要,还架通人与自然对话的桥梁,集中发挥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