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贝旧村,一个活在现代的550岁古村。它不仅是罗湖片区存留下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在很多老深圳的眼里,更是深圳起源的“活标本”。550年,湖贝零零碎碎地记载了深圳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代代深圳人在此生活的印记。
1、湖贝,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关于湖贝人的记忆,从踏进湖贝的旧村南坊开始。一旦踏进了,便是一个三纵八横的古村。旧村南坊,做为深圳发迹的一部分源头,这里仍旧保留着许多古建筑,多了一股深圳少有的岭南味。两百间明清民宅依次排开,青砖白瓦,门廊雕刻,走不尽的巷子,时间就此停留在了从前,不受外界影响。
最被大家熟知的,是550多年历史的怀月张公祠,依旧保存完好。建于明代,复建于清嘉庆九年,是湖贝村张姓家族,为纪念该村开基始祖张梦壁所建。
黄埔军校的师生曾驻扎于此,周恩来在此演讲,更是深圳仅存的省港大罢工旧址……小小的祠堂,存留着深圳人记忆深处的影像,每一段都是深圳不可忘记的过去。
湖贝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古建筑群落。它还有这样的一面,充满着市井气息,藏着数不尽的美食。在罗湖吃过海鲜的人,肯定会对这里的食肆,如数家珍。乐园路,开街27年,200米不到,容纳了不止40家海鲜食肆。每个夜晚人声鼎沸,聚满了来自各区的食客,释放着生活的压力。濑尿虾、花甲、海蟹……一口海味再吹杯啤酒,从傍晚喧哗到凌晨,周始复往。这里,是几代深圳人的宵夜文化,喂饱了一个个灵魂。不知不觉中,更凝聚成,属于深圳人的“深夜食堂”。
再往西走,湖贝还有另外一块烟火美食地,更让大家引起共鸣的“潮汕街”。小街两旁,摊位一家挨一家,狭窄的巷子,仿佛行走在香港油麻地的既视感。巷道里,潮汕小食随处可见,一摆就是十几年。这里的小食,是吃不厌的,只要你的肚子撑得下,一个晚上吃个几种也是常有的事。小米粿,甘草水果,刨冰……一一袭来,让人几乎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湖贝,充满着深圳人熟知的过去,多年点滴的变迁,每一位在湖贝生活过的人,都巴不得它好。可即便如此,湖贝旧村并不完美。修补的房屋,脱落的墙体,头顶交叉的电线,成为了人们眼中不受待见的痛处。直到近几年,开始了加速变化。根据规划,将以湖贝旧村为中心,形成一个城市综合体,核心商圈,打造成为老湖贝人的新记忆。未来,这里将书写新的湖贝故事。
2、重磅打造的古村,这座城的“黄金时代”
湖贝作为老深圳的一个缩影,随着岁月变迁,见证了深圳的奇迹。从一个小渔村,跃变成最年轻的一线城市,历经了诸多次“变形记”。而推动这个进程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城市更新。只有传承城市记忆,再赋予更多的生活价值与方式,深圳才能永远鲜活,永远有创造力,更会有下一个500年的古村。
而未来的湖贝,将是世界级水平的活化更新,是不容小觑的巨变!更新总计容建筑面约206万㎡,总投资约300亿,规划商业总量约4.5个万象城!在规划中可以看到,竖立起高约700米的湖贝塔,周边的建筑设施更是全面升级,集购物中心、总部办公、会议展览、五星级酒店、公园、住宅等为一体。大量人居和商务群体,将组合成为一片繁华之地。用一些人的话来说,是城市更新3.0,新式的城市综合体!这样的城市综合体,将会是深圳的新商业名片,新生活空间,新旅游胜地。
纵观整个湖贝的规划,古村是未来旧改的核心位置。不仅保留怀月张公祠等历史建筑,文化底蕴,更真正活化了12000㎡的岭南风情建筑群。旧村格局连通深南大道,让古村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每个人随时随地体验到岭南文化。
古村的不远处,会被各式文化设施环绕,缤纷程度超越上海的新天地,是一个拥有8大文化设施的集群。布局4000座国际会议中心、1500座剧院、1200座音乐厅、王子武美术馆、视觉影视中心、冰上运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集群,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里,未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是深圳文化圣地该有的样子。
从地理位置来看,罗湖地处全市中心,是盐田、坪山、大鹏、龙岗等地区,通往市中心的必经之路。而湖贝占据先天优势,未来会打造成深圳东部的交通枢纽!地铁方面,有2号线、3号线、5号线、9号线及25号线,实现6条城市轨道交通同层换乘。设施方面,有立体车道、公交集群、空中连廊等。随着不断完善的轨道和交通,未来湖贝将迎来大量的人流和商业机会。
不仅仅是市区内的交通,还将可能设跨境地下高铁站!直通香港西九龙、铜锣湾站,使香港和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成为一小时生活圈,在大湾区里更具优势。届时,也将接入全国高铁网,涵盖全广东省、上海、厦门、长沙、南昌、南宁等中心城市,形成四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