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5000年来,形成了很多祈求农耕丰收,传习种植经验的生产习俗,由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农耕习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表现出千差万别而又各具特色的风格特点,下面就盘点一下那些从古至今依然保留的习俗。
春耕
江南地区农家在插秧时饮食极为讲究。他们在插秧第一天,也就是“开秧门”这一天,要极为热情地邀请伴工到家中吃饭,并用丰盛的饭食来招待,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插秧结束。而且插秧期间除要有丰盛的正餐外,还要有一些糯米点心,苏州一带的农家会提供肉粽子,这是因为“粽子”与“种子”谐音,可以带来丰收的好运。送到田间的粽子里会有一两个生的,生粽子混杂在熟粽子之中,如果谁吃到这个生粽子就会大声喊“粽子生的,粽子生的”,这预示着种子会顺利生长。
夏耘
夏耘的农耕习俗在全国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天气干旱致使农作物缺水时,各地的祈雨方式就表现各异,有祭天神求雨,有趋旱魃,有祭龙潭求雨,有祭龙王庙求雨。如贵州部分区域求雨的方式就是祭龙潭,因为他们认为是否降雨与深居龙潭之龙的吞吐息息相关,龙潭之龙吞则无雨,吐则降雨,所以当天下大旱时,他们便向龙潭祭祀以求降雨解旱。他们认为龙王喜爱整洁,所以会把一些秽物洒到潭中,好让爱干净的龙快点降雨把秽物冲走。祭龙王庙求雨的习俗在汉族中特别普遍。
秋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值得庆祝的季节,全国各地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秋收习俗。比如江南地区的“开镰日”,当地人在开镰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谷神和土地,而且不同地区祭祀的方式还存在一定差异。如潮州农民在开镰前把从田里采摘的个稻穗蒸熟,并把它插在一碗米饭上,然后再配蔬菜等一些食物去祭祀土地神;在浙江西部,农民在开镰之前会把张黄裱纸放在田头,来通知土地神自己将要开始收割了。而且开镰时的饮食也非常讲究,不仅要有酒有肉,还要备上点心,并用桂圆、荔枝、莲子、胡桃、红枣做成俗称为“五虎散”的甜食。
冬藏
冬藏的农耕习俗虽没有春耕、夏耘、秋收时那么多,但也存在。如偏远地区多会在一些盛放粮食的囤前摆放一些食物来祭祀看守囤的神,使粮食能不受虫鼠的毒害;还有一些地方会在存储粮食的瓮或缸上贴红纸,以求年年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