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800余年历史的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保存着30余幢“九厅十八井”格局的高堂华屋和21座宗祠,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保单位28处。这座有着“客家庄园”和“民间故宫”之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一座活的农耕文明的宝库,更是耕读文明的活化石。约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培田村古称河源峒。唐宋时期,中原大批汉人为避战乱诸因而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闽粤赣边地区,并逐渐与当地原住民相融合,成为客家先民。元至正年间,培田吴姓一世祖吴八四郎隐贩于(长)汀、连(城),定居于宣河里上篱村(后名为上里,现为升星村),明成化年间始改称培田。宋元间,该处及周边有林、曹、马、谢、聂、赖、吴等十姓在此生活,直至清末后,培田成为吴氏单一居住的村落。
古代培田是连城及周边地区通往汀州府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交通便利,接受外界信息多样,使得包括民居建筑艺术在内的培田文化兼收并蓄且丰富多彩。培田吴氏先民经明万历、清康乾及同光等3个重要兴盛时期成规模的建设,形成了“三纵五横”的路网民居布局。“三纵”居中者为千米商业街(今古街),明清时期设义合圩,沿街开设的客栈、轿行、饭铺、酒肆、茶馆等近30家,是村落中最繁华喧嚣的地方。
培田吴姓历代先民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重视居住环境的合理营造。他们结合得天独厚的山形水势,宏观规划则追求系统严整,微观处理则追求细致入微。在培田,河源溪在此纳三溪清水,像一条“银腰带”从北、东、南三面绕村而过,形成“玉带环珠”的格局。“千峰环野立,三水汇村流”,正是培田村落格局的写照。
培田传统建筑吸纳了北京四合院的结构、徽派建筑的形制、江浙园林的格调,可分为居住建筑、宗祠建筑、牌坊建筑、文化建筑、崇祀建筑、商业建筑等类别,其中以居住建筑和宗祠建筑居多。
培田“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九厅即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后厅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
“九”和“十八”,常为表示多数的词。现实中的厅和井,并不局限于“九”和“十八”。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各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接客会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家族聚居,集政、经、居、教于一体。这种“聚族而居、颐养闲适、天人合一”的居住方式,既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血缘文化,又强化了客家人宗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安全感。
培田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是木雕、泥塑图案及文字。“图必寓意,意必吉祥”,多以福禄寿喜、孝悌忠信、丁财兴旺、平安康泰等作为装饰主题,常用植物、动物、器具、人文故事等图案,通过谐音、比喻、传说等形声或会意的手法获得某种象征效果,寄托培田吴氏先民祈求吉祥、消弭灾患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培田传统建筑装饰技艺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灰塑、漆画等,利用材质的特点,融合绘画、书法及雕塑等艺术手法,体现建筑艺术的美感和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