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应该念好“本地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7-13 09:50:52
核心提示: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通知称,各地要有序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通知称,各地要有序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表意为外地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念经念的好。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在日前发布的《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要建设小尺度开放式街坊住区。应以开放式街坊住区为主,尺度宜为100-150米,延续小镇居民原有的邻里关系,避免照搬城市居住小区模式。尤其强调要尊重小镇现有格局,保持现状肌理,延续传统风貌,不盲目拆老街区。严禁建设“大、洋、怪”的建筑。笔者以为,特色小镇建设需念好“本地经”。

1546152D5-0

  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一样,特色小镇不是“一顶帽子”“一块牌子”,而在于小而精致、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不顾客观条件,盲目照搬,肯定是事与愿违。正如通知通知所言,特色小镇建设应营造宜人街巷空间。保持和修复传统街区的街巷空间,新建生活型道路的高宽比宜为1:1至2:1,绿地以建设贴近生活、贴近工作的街头绿地为主,充分营造小镇居民易于交往的空间。严禁建设不便民、造价高、图形象的宽马路、大广场、大公园。特色小镇建设得结合本地特色,紧贴小镇功能,而不能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

  有权须有责。作为领导干部,守土有责,是地方领导干部的天职。守土,守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还应有土地上的文脉。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在GDP的指挥棒下,在大修大建比城镇功能更易见实效的境况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所谓的“贪大求功”层出不穷实不为怪。什么挖山填湖、破坏水系、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如是。当然,小镇原有格局、肌理、传统风貌被拆是在所难免。其结果是,破坏了环境,割断了文脉,扼杀了特色,浪费了资源,降低了公信力,助长了贪腐,斩断了乡愁。既然如此,这样的特色小镇建设建不如不建。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回到通知的原点与初衷,笔者以为,要让特色小镇建设能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不拆除老房子、砍伐老树以及破坏具有历史印记的地物;要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遏制急功近利,以最省力、最快捷的建设方式,简洁明快、立竿见影凸显政绩;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现实和民意;要统筹的规划、设计、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要能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要用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要增强人们对小镇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如是。离不开有力的监督二字,否则一切都白搭。

  最后,沿用这样一句话“城市建筑像树的年轮,记载城市的历史;城市建筑像一本书,积淀城市的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同样如此,唯有在空间环境的塑造过程中,保留那些触动人心的情感羁绊,注重人的感受与体验,才不会割断地方特色内涵,失去原有的厚度,失去自己独有个性。(文/中国网)
 
 

本文标题: 特色小镇建设应该念好“本地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