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后,北京市西城区发布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推出活化利用文物建筑项目10个,包括杨椒山祠、绍兴会馆、宜兴会馆、护国观音寺(本体)、五道庙、钱业同业公会、梅兰芳祖居、云吉班旧址和朱家胡同45号茶室9处文物建筑和1个向社会公开招募运营服务机构的项目——京报馆。
据了解,西城区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北京的“文物大区”。辖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78处,文物保护利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十三五”时期,西城区实施文物保护“三解工程”(解危、解放、解读),开展了“五个一批”工作(腾退一批、修缮一批、合理利用一批、新增认定一批以及筹建开放一批),启动了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工作,涉及52处、总投入45.27亿元。截至目前,总体腾退比例达92%,其中完全腾退项目33个,一批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被解放出来。
腾退后的文物应如何更合理的使用,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西城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在政策层面对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为腾退文物建筑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之后,西城区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新路径。
西城区在全市率先成批次推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并且向社会公开招标,搭建多元平台,共同研究确定腾退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方向和路径,实现了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了一批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为文物量身定制了既还原保护建筑原有风貌,又可持续造血、具备充分社会吸引力的活化利用方案,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西城区坚持完成一个亮出一个,亮出一个精彩一个,既保护单体建筑,也保护街巷街区格局,同时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核心区更多的文物向社会开放,各时期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
据介绍,此次西城区发布的第二批活化利用文物建筑或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时代印记明显,或是建筑形制独特、具备时代特点,每个文物建筑都有自己特有的故事、传递着特有的信息。比如杨椒山祠原为明嘉靖时期“直谏诸臣之首”杨继盛的住宅,清乾隆时期改为祠堂,是知名的“公车上书”发生地,基于杨椒山祠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活化利用方向定位于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复合型多功能公共空间;护国观音寺清末及民国期间周边店铺林立,一直以来都是大栅栏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观音寺片区街区更新需要,其活化利用主要围绕补充街区配套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进行。
绍兴会馆是鲁迅1912年至1919年在京居所,在这里鲁迅创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宜兴会馆原为清光绪年间两任顺天府尹周家楣故居,其去世后,顺天府民众集资将其故居扩建为宜兴会馆新馆,纪念周家楣的清明政绩。京报馆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的故居。2021年,腾退修缮后的京报馆作为红色报业博物馆对外开放,内设邵飘萍生平事迹、百年红色报刊、《京报》与京报馆三个展览,通过此次活化利用计划为京报馆寻找服务专业化、运营能力强的运营团队。这些文物建筑分散于宣外、虎坊桥、菜市口、大栅栏等核心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交通便利通达,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完备,区位条件优越,文化、旅游、商务资源丰富,市场接受度高,合理利用潜力大。
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所有社会机构均需通过公开竞争方式获取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