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起步,“三农”工作重点转移到乡村振兴,并且全面推进。
一个局、一部法,决心之大。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农村,其实也就是自然村落的更新,聚焦五个方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堵点。
可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之严重,让一老一少去振兴,那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劳动力更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农民是主角,包括:老农民、新农人。
老农民,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新农人,成为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后起之秀。
接下来,农业“谁来生产”、“怎么生产”的问题,亟需抓紧来解决。
如果,各种原因所致,农民都不种地了,那么,中国粮荒逼近之日,也就不远了。
近几年,各大农业领域的院校毕业生,从事农业的还不到20%,上山下乡的少之可少,这条振兴之路,谈何容易。
所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回流、人才回流,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劳动力更新。
现在,优化农民阶层,重塑农业从业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谁来搞一产,谁来弄二产,谁来做三产,这需要劳动力的补足,更关系产业振兴的命脉。
产业升级,促使农村劳动力更新
农民工外出打工,老农民不愿种地,留守儿童教育欠佳等农村现状,离美好物质生活需求,还差太远,更别提精神生活需求了。
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却因为户口问题、歧视、各种限制,以及城乡贫富差距问题,不得不把孩子和父母留在农村,想返乡就近生活,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收入也偏低,落得农民工不能骨肉团聚。
一系列的写照,归结于产业缺失、单一,没有新的动力支撑,解决不了就业,劳动力只能外流。
眼下,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几个叠加的。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农民,而且困扰着基层政府的决策者。
尤其,中国经济发展正在面临新的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复杂的国际形势、极端自然灾害等带来诸多挑战,农业能不能稳定发展,成为解决14亿人口粮的关键,能不能“端牢中国饭碗”,也是社会经济的‘压舱石’。
产业升级,关键在于载体或抓手,搞清楚该农村,到底适合做什么产业,又符合当地农民的意愿,而且能解决当地原住民的潜在需求。
而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村庄的“区位优势、产业基底,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为引擎,来选择适合的项目,加大培育力度,夯实面子,做实里子。
落脚农村,不能忘本,立足“农业”,区别对待“大农业与小农业”的落地生产场景,需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来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要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力。
大农业,以”主粮“为主,大米、小麦、玉米等,在主要产粮区域,以“规模农业、平衡农业”为出发点,规模化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点放在,促使农业发展的大项目上,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能够有效衔接,比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业科技园等。
小农业,以“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为主,毕竟我国大多数区域,属于丘陵山区,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只能以“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出发点,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让小农经济,走向更优的发展道路。比如: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园、家庭农场等。
大农业与小农业,双核驱动,打破农耕惯性,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决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问题。
同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至关重要。提高农业的增值空间,就是要依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立足“农业”,打破认知边界,跨界融合,才能增加附加值,延长消费链。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效率创新,重塑产业业态,衍生出:农文旅、农商旅、农康旅。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农村,都适合发展文旅、农旅、康养等项目,有的还会发展电商、物流、影视、动漫等。
这样一来,不仅健全了乡村产业体系,还能把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给农民;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扩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培育了职业农民,提升了农民的职业技能,优化了农业从业者的结构,吸引了劳动力回流。
这就需要,加快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改善政策环境,改变以往的保守、呆滞。当地政府及村两委,精准招商引资,引入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新产业,实现农村的永续性发展。
只有,产业升级,人才回流,劳动力更新,才能给农村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
农村,只要“产业”搞起来了,劳动力自然而然就会更新,农民愿意就地接受培训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相关配套服务,也会不断完善,才能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向着小康生活迈进一大步。
还有,农民工返乡、返乡创业者、本土企业、都市小资和富豪,他们也会带着新的眼光和资本回到农村,寻找蕴藏着的大机遇。
乡村振兴,离不开天蓝、地绿、水清,更离不开深入人心。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需要更多优秀的新农人,而且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劳动力更新,非常关键,不能不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