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生活着5亿多农民群体,这其中有2.8亿农民工,为谋求更高的收入,一年四季漂泊在外。
一方面,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却因为居住条件、户口问题、歧视、各种限制,以及城乡贫富差距问题,不得不把孩子和父母留在农村,想返乡就近生活,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收入也偏低,落得农民工不能骨肉团聚。一系列的写照,归结于乡村产业缺失、单一,没有新的动力支撑,解决不了就业,人口只能外流。人口外流,导致乡村逐渐走向衰败。
另一方面,近几年,农民在外务工,产业工资收入过低,支付不起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户籍限制、子女教育、医疗配套、养老问题等一时半会难以解决。
农民工,是继续在城市务工,还是返乡就近就业,这就不得不提,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
新型城镇化之路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但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需要啃多重硬骨头,比如:收入分配状况、户籍制度改革等。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考量,不难预测,未来将有2亿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至多有3亿人是会长期生活在农村。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聚焦乡村振兴,并全面深入推进,未来5到10年,我国乡村发展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依靠乡村振兴推动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
但是,为了解决城镇化不彻底和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不力问题,简单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要求,各地政府采取就地变更户籍身份的办法,把“县”变成“市”、把“乡”变成“镇”变成“区”、把“村委会”变成“居委会”,是否可行,值得深思。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这其中: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再次聚焦,农民养老问题,必须有效衔接新型城镇化之路。
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该如何进行?
新型城镇化之路,新在以“人”为核心。以“农民”为核心,尊重农民的多元化需求为前提,解决目前还未满足的潜在需求。但是,农村出现一系列问题,有的是单一的,也有几个叠加在一起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能否落地,还需有待考量。
我个人认为,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应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一步升级为以“家庭”为核心的城镇化。
因为,农民工常年漂泊在外,妻离子散、骨肉不能团聚,老人无法赡养、照料,这一现状,必须从整个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考虑。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才是切实可行的最佳选择。
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不仅要关注农民工,还得关注原住民,也就是农民。
原住民,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为发力点,让农民在地城镇化,加快改善农村的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水电气暖、通信宽带设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厕所建设等基础配套,让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农民工,实现城镇化之路,需要立足城乡融合发展,适应已经习惯了的城市化生活节奏,寻找新载体。
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以“家庭”为核心,特色小镇是载体
在城市之尾,乡村之头,出现了一个新物种“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新生事物,地方率先探索、中央高度关注。2021年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开始实施。截止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清单内的特色小镇,还有1600个左右。其中,一半位于东部发达地区。
之所以说,特色小镇是农民新型城镇化之路的载体,在于原住民,还是返乡回流的农民工,解决就业是第一要务。
特色小镇,以产业兴镇,产镇融合,注重特色产业,重在培育,不管是“城郊融合型、大型城镇型、工贸带动型”,还是“农业主导类、生态涵养类”的各类小镇,都需具备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是其显著特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四位一体”是其基本内涵,夯实新型城镇化之路的底子。
这样,产业落地,不断升级,人才才能回流,劳动力更会更新。原住民,通过培训,做职业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民工,返乡回流,选择就近择业,兼顾家庭及老人,把户口迁移到小镇;同时,小镇还会吸引城市成家立业,经济充裕,具有家乡情怀、三农情怀的人,返乡、下乡创业者,文化创客等汇聚在此,在这里长期居住,让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才能给当地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因此,特色小镇,既宜居宜业宜游,还能推进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下一个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是农民的最佳选择,适应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