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将家称为家庭,有家,必有庭。
中国人一直有着浓浓的院子情节。
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不仅要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还要满足人们,心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所以,院子,既是一个居住空间,也是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
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有那么一个院子。
对于院子里的孩子们来说,生活也许清贫,没有手机游戏,没有动画片,也买不起各种各样电动的玩具,但四季里水里有畅游的鱼,枝头上有欢叫的鸟。
它要么是大人们在晴晚里,侍弄花草的私家庭院:
生活不再是电视、电脑、空调、洗衣机,而是花园、锄草、浇灌、养鱼、喂鸟、剪枝,嫁接花木、吹自然风。
或等晚风吹起,洒扫好庭院,摆放好桌椅,等待左邻右舍的邻里来拉呱闲聊;
或是一家人聚拢一起,到井里拎出一篮子浸润得又脆又凉的瓜果来消夏。
它要么是月光下,外婆摇着蒲扇,讲故事的农家小院:
夜幕降临之后,便是纳凉的好时光。
已被摩擦得十分光滑的竹椅,竹床与竹篾席,坐在上面,躺在上面都凉爽怡人。
在院里,我们曾经感受着最浓烈的亲情,挥霍着最简单的时光,享受着最纯粹的快乐。
我们品味漫溢在院子里的一花一草,喝一壶茶,下一局棋,一张藤椅,一段相似的故事,静好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一年又一年。
汪曾祺说: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中国古代的建筑特征,除了木结构外,就是建筑的群体性。
这种建筑群体的组合,又几乎都采取汪曾祺所说独门独院的院落形式。
这样的院落,一般由四栋房屋围和而成,也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单元,它小到普通民家一座院子,大可以至皇家的紫禁城。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院子便是这种文化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人将院子看成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
大户人家高墙深院,堆山叠石,庭院理水,植树栽花,成为私家园林。
无论房舍、山水、花木、曲径、游廊等,都从自己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朴素理念。
小户人家面积再小,也要种植几棵翠竹或芭蕉,充分表现与自然的交融。
青砖黛瓦,蕉竹婆娑,鸟多闲暇,花随四时,这样的的小院生活,是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向往。
欧阳修说: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戴复古说: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
陆游说: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
赵长卿诗曰: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
李清照在一首《浣溪沙》中写道: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杨柳帘幕也好,晚风庭院也罢,无数古典诗词,对庭院生活都作出了生动的勾画,记录了中国人对于院子的钟爱。
摇椅里的读书品茗,月光下的闲庭信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粗茶淡饭中,逍遥安度清雅自在的人生。
每个中国人都憧憬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花园。
它是人们内心最隐密、最放松和最惬意的理想场所。
《周易》第六十卦的爻辞里有一句:不出户庭,无咎。
表面看来,这句话意思是说,只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宅着,就不会遇到灾祸。
这从侧面也表露了一点,即西周时期,中国已有庭院模式的生活形态——避世、隐逸。
小隐庭院,心旷神怡。
庭院,提供了一个寓情于景,寓义于物的私人场所。
或繁花盛开,或朴素简洁,或深墙大院,享一份隐与静,或面朝大海,揽一片海与天。
一处小院,可以读书,烹茶,会友,或什么都不干,发发呆,打打盹,也好的。
一张木桌,几把木椅,一杯清茶,几本闲书……举头即见明月,低头可闻花香,静听小虫低语,轻揽清风入怀。
一处院子,虽处闹市当中,却又能独得天趣,隔开车水马龙的喧嚣,留下朴素生活的味道。
院中要有树,最好孩子降临时亲手栽种,看着孩子和树一起慢慢长大,慢慢地能为家遮风挡雨。
一处院子,或养花草,或种瓜果,看它们四季轮回,慢慢生长。
一树花开,看蝴蝶蜜蜂在花间忙碌,一树果熟,敲开邻居的门送给他们尝尝鲜。
一处院子,要有块空地,可以打太极,没事泡杯浓茶,往院子里一坐,看白猫踱步,晒太阳,睡懒觉,看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数着树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庭院式生活怀有深深眷恋。
不论闲雅富贵,不论奢华别致,但求筑一小窠,隐于一方天地,躲进庭院成一统,偷得浮生半日闲,管他春夏与秋冬。
惬意的生活不外乎如此:在院子里,与日月为友,与轻风作伴,庭院漫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感受最自然的气息,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沉淀了喧嚣的市声,一墙之隔,世俗的一切,在这里都是浮云。
中国人营造院子,追寻的不仅仅是安身,还要能安心。
世界再忙,心不能忙。
茫茫天地间,愿你的心中,有一处院子,暂别都市喧嚣,听雨打芭蕉,看花点青苔,或秉烛赏海棠,或醉卧眠芍药……婆娑一院,盛满人间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