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生,只需要一张画案,就能让身陷尘世的我们无限神往与憧憬。
“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以上这段情境描述,相信令不少朋友感叹古贤生活何等闲适,何其幽雅!
一几一榻,便足俯仰天地;
一案一椅,乃可啸咏舒怀。
画案,古代文人雅士研磨挥毫必不可少的书房重器。
常见的画案以平头案为主,一般在书房里居中的位置;画案面板宽阔、平敞足够平铺最大的宣纸;画案的四周放置椅凳,使用时可临案作画,也可坐于画案后的官帽椅书写,因此画案基本没有抽屉,案面下的空间较为宽敞。
(注:文人书案一般分书桌和画案。案和桌在形制上有着本质区别,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而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为桌。)
画案的一种摆法是在室内居中放,四周或设凳椅,或空无一物;另一种摆法是厅堂正中一间后设大条案,前放画桌或画案,用以替代八仙桌。不过此种摆法,只有三间打通,中无楠扇或落地罩,才显得舒展而妥适。
清中期红木夹头榫画案
欣赏明式画案,我们可以触摸到明清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西园雅集图 马远 南宋
因为有文人的参与,明式画案不再只是一种生活器具,更是一种哲学观念的寄托,是“道”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给予家具之一画案的一种精神升华。
明式画案之四美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明式画案的每一根线条都精巧而流畅,即使是直线条也方中带圆,可以读出书法中小篆的味道,这些线条留下了大片的空间,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仿佛中国画的留白。
这种虚与实的相辅相成,正是中国哲学的精妙之处,充满禅机和理趣。
2、结构严谨做工精细
清 紫檀大画案配柴檀扶手椅(一套)
夹头榫是制作案类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
腿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面的卯眼结合。
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故其外观腿足高出在牙条及牙头之上。此种结构,是利用四足把牙条夹住,连接成方框,上承案面,使案面和腿足的角度不易变动,并能很好地把案面板的重量分散,传递四条腿足上来。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式画案装饰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一张面板、两个牙板、四条桌腿仅此而已,雕刻仅出现在两条牙板上,虽然已经施已装饰,但整体看,仍不失素朴清秀的本色。
可谓适宜整体,锦上添花。
但每一笔雕刻又必定是生辉之笔,被最大限度的意象化,抽象化,几条线就是富贵的牡丹,几条线就是吉祥如意,几条线就是梅兰竹菊,看似简单的雕刻线条勾勒出了无尽的想象,文人身处的空间也许只是一间简陋的书房,但是文人心中的世界却能涵盖天下。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明式画案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水波等膝陇形象,令人不尽的遐想。
充分利用木材的天然纹理现象,发挥木材的自然之美优势,这是明式画案的又一突出特点。
清 红木草龙纹画案
古代文人为了画案能够达到其审美要求,最大程度上保留木纹材质的整体感,这就大大增加了制作工艺的难度:无论从榫卯结构、外观、牢度等各个方面,工匠都需要进行反复的推敲。
因此,画案是存世的古典家具中数量最少、品位最高,且最具文人气质的家具。这种结构独特性与合理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实令今人叹服。
对于爱作画的人来说,如若能在书房里摆放一张造型独特、机括巧妙的仿古画案,摆上几株精心养护的花草或盆景,在晨曦凝露的早晨,抑或万家灯火的黄昏,烟雨潇潇飘画案,人生漫漫构诗心。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