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的《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节目,从审美的高度去看乡村,感受乡愁的深度和乡土的温度,从节目立意、故事讲述角度、镜头拍摄的诗意化表达方面下足了功夫,开创了乡村文化与美学结合的新模式。
01、淳朴的乡土观
——对土地的原始眷恋
中国人常与“土”挂上联系,他们喜欢在庭院里闲置的土地上播撒种子,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这是源于一种对土地的亲切感,是与生俱来的对“土”的原始眷恋。借用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一句话来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很多人的祖辈都是‘长’在土地的,土地所联系的是未来,是生存的根本,我们撒下的种子期盼的是一种安心,好像这粒种子起来了,心也安稳了。”
在《记住乡愁》节目中,不乏人们对土地的眷恋,比如杭嘉湖平原的联丰村里,家家户户住别墅,依然保持着下田种稻的习惯,房前屋后没有两亩水田,生活就好像没了根一样。再比如湖南的詹家岗村,保持着几千年耕作习惯的人们,坚守着一份粮食安全的信念,悉心耕种每一寸土地,迎接每一年的丰收。“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明白泥土的珍贵,他们对土地有一种最原始、最质朴的亲近与信赖。因为有土地托底,人们才有了生活的底气,人们对土地那份发自内心的珍爱与呵护,何尝不是一幅人间大美的画面。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我国传统产业里,有八成以上是和土地相关的,所以在《记住乡愁》的节目中,会特别关注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呈现出一幅幅瓜果飘香、安居乐业的乡村美景。
02、熟人社会的乡土伦理
——乡村礼治、乡村乐和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是长期的教化让外在的规则变成了内在的习惯,而维持“礼”依靠的也不是身外的权力,而是身内的良心。所以,乡土社会里,是“无讼”的,少有输赢分明的“官司”,只有两边都被棒打的“调解”。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固定的生活模式、熟悉的生活人群、不流动的生存空间、在各自孤立的社会圈子中形成的“熟人社会”。在乡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长大到终老始终在一个熟悉的圈子里,人们从熟悉中得到信任和安全感,维系着乡土间关系的可靠性。
不同于城市社会,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是礼教,在传统社会的宗族观念下,宗族的长老或是村庄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具有很高的名望,村庄里有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固有的,约定俗成的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例如族规、家法、乡约等,因此我们说乡村的礼治,是治理乡土社会的基石,经过一代代人的更迭和努力,不断维持着乡土社会的稳定。
这样的人情之美,在《记住乡愁》的节目中比比皆是,桃源村中的老娘舅,太平村里的院坝会等等,都是基于乡村礼治下的一种乡风之美。今天的乡村中,乡土情结并未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消失,而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地中国人都会以土地为根基,以地缘为纽带,人情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世世代代都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长久不衰,在节目中也成了体现人情之美的一个重要美学元素。画面中那淳朴的笑脸,蹲在门口端着饭碗,谈笑间的一顿饭,每一个细节都表达着乡村中浓浓的情谊。
与“礼”类似,“乐”也在维护、巩固群体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的乡村里,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乐文化,如极富韵味的民间戏曲、小调,人们喜闻乐见的皮影戏、木偶戏等,都从“乐和”的层面上维护着人心的凝聚,促进着村庄的和谐,不论其外在美,还是内在美,都值得传承和发扬。
03、诗意的栖居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的是人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包蕴万象、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时,会发现美丽就在我们身边。在《记住乡愁》的节目中,几乎每一期都有对自然之美的展现,有自然风光的美,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对自然的敬畏、呵护之美。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会思考人与自然间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在心里焕发出对大自然的珍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依恋之情。
除了自然之美,乡村里的传统民居也蕴含着质朴的美学元素。人居山水间,山为屏,水为障,背山面水,逐水而居,依山而建。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不同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社会风俗等,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粉墙黛瓦、似水墨写意的徽州民居,高低错落、横亘于崇山峻岭的干栏木楼,巨型构筑、雄踞于闽西山区的客家土楼,见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下四合院”……这些传统民居,既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寄托怀乡之情的载体,它们与各地的山川田野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乡村画卷。
中国的乡村,不只有一座座不同形制的建筑,更是一个地方文化、一种地方精神的物质体现。摄制组对画面美感的极致追求,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出中国人内心深处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情结,这份认知和追求,是一种高境界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