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筑史中,窗成为美学道具的历史很悠久,比如汉《古诗十九首》里:“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注意“皎皎”这个形容词,我们现代的窗户普遍都很大,玻璃比较透明,室内光线充盈,即使是北向的房间,靠窗而坐也绝对不会产生文中光线透过窗户照的人“皎皎”的、对比强烈的反光效果。
一般来说,在中国建筑发展早期,由于采用厚土墙和木框架的复合承重结构,所以窗洞普遍不大,门也是不透光的板门,室内采光就完全依靠本来不大的窗洞,室内其他部分则普遍晦暗,甚至会产生丁达尔效应中的暗室现象,“皎皎”也就不难想象了,这一时期的窗户,主要是作为室内唯一的光源来使用的,窗的形式较为简单,多为不可启闭的直棂窗,这一过程持续到隋唐。
“皎皎”之景的形成,本质上在于晦暗室内与窄小明亮窗口产生的强烈光线对比的景象。
明清建筑由于大面积采用槅扇门、长窗、槛窗等进行装修,故居室采光理论上完全不成问题,汉诗中幽暗室内“皎皎”窗洞的情景也不会常出现,窗户除了最主要的采光,其可启闭的结构带来的通风、取景器等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与此同时,园林中似乎重新发现了“皎皎”窗洞带来的这种朦胧情趣,江南称之为“花墙洞”,即现在所谓开在墙上的花窗、漏窗。这种窗洞口从廊里,室内观摩的效果远比室外有趣,往往窗外灿烂的阳光与景致通过窗洞各色花式的小孔漏进来,让黝黑的走道变得光怪陆离,光影不可捉摸,你能通过这些窗洞的小孔窥见园中的春光,却没人能在窗外看见窗内晦暗光影中的你,你有一扇能窥见大千世界的窗户,却恰当好处地处在难以揣测的墙垣背后。
当然窗洞之妙不该止于此,室内外光线的对比,还可能产生了另外一种富有诗意的赏景方式,即“无心画”,“尺幅窗”,以窗外美景为画心,以窗洞为尺幅画框,设想下,正应该是由于幽暗光线下对窗洞的强烈反衬,才导致了李渔的“观山虚牖”的出现,室内越幽暗,窗画就越奇,不然,平平常常一空窗,又有何奇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