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作为国民休闲重要方式之一,其产品边界和视域越来越模糊,从泛旅游到大休闲已不可逆转。与大休闲相适应,场景已成为风景之外的旅游重要核心吸引物,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休闲市场消费诉求、旅游生活化体验属性、网络科技发展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场景体验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
从时代发展看,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经济形态,体验经济不仅仅是服务经济的延伸,其产品体验可以覆盖产品服务全过程,而产品体验的落脚点就是场景。
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其体验价值在于本身的特质化属性以及个性化、定制化、专享化体验特点,当旅游由观光过渡到休闲度假时代,消费者不再仅仅是游览风景、享受服务,更需要一种有价值、有回味、有市场诱惑力和粘性的产品,并在旅游中留下难以忘怀的愉悦记忆,基于此,场景就成为旅游体验的标配。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顺应大众旅游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模式”。消费层面,场景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或服务,还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高品质体验。场景体验让旅游者舒服,得到高质量的沉浸感受甚至怡情养性。产业层面,在观光之外是由高质量的场景体验性休闲度假会拉动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的体验性消费业态。
由此看来,场景体验是旅游高质量发展方向,也是解决现阶段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路径,更是应对体验经济发展阶段休闲度假需求而提出的重要措施,合其势,合其时,合其市。
场景体验源于新生市场主体对场景的情有独钟
对场景体验需求最热衷的莫过于Z世代,Z世代是当下休闲旅游消费的生力军,也是主导未来旅游发展方向的关键客群,需求层面尤其对场景化产品趋之若鹜,无论是真实的生活场景,还是虚拟的梦幻场景。这与旅游新、奇、特属性是一致的,与Z世代人生观、生活观和消费观也是一致的。
沉浸式游乐是当下Z世代所追逐的体验产品,Z世代穿梭于虚实之间,这为虚拟场景、情境体验以及沉浸式游乐打开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科技打破了Z世代的生活壁垒,使他们可以在虚拟、元宇宙与现实生活之间任意切换,并在不同社交平台上打造自己不同的人设,既享受平行时空带来的快感体验,在虚拟世界求安慰,游戏人生;也在乎真切的、现实的感官体验。
场景体验源于旅游产品本身的全要素生活化属性
由于旅游就是一种生活体验方式,因此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皆可场景化。如:袁家村和淄博烧烤的“吃”的场景、莫干山“住”的场景、独库公路的“行”的场景、满洲里“购”的场景,以及不夜城、主题公园、主题演艺的“娱乐”场景。
淄博烧烤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一口吃的,而是为了图热闹,旅游者从千里之遥赶过去是为了感受一种“好客山东”的氛围和场景,更像是一次盛大的赴约,一次释放心情的狂欢仪式。星级宾馆与民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否特质化场景体验,如果没有特质化体验,民宿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就观光来说,游览也已经场景化。如:五岳独尊的泰山,可谓中华文化与自然风景叠加之洋洋大观者也,除了祈福,就是观光。但在黄金周期间,与其说是去看风景,倒不如说是去凑热闹、拼场景,南天门下十八盘乌泱泱的人流实乃蔚为壮观之大场景,已经淹没此时泰山的任何一张风景图片。
场景体验源于短视频的交互性、辐射面与传播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大多数人在获取日常信息时习惯追求“短、平、快”的消费方式,抖音、短视频社交软件作为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丰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能够使信息传播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交互性更强,而短视频聚焦的恰恰就是场景,当下的网红打卡点无一不是场景制胜,无论的商业动机,还是好奇、炫耀心理作祟,各类场景就像一股时代的潮流奔涌而来,路上刷、吃饭刷、睡觉也刷,到处都是刷刷刷……在平台上分享、观看、评论、点赞,先是在熟人间传播,随后促成裂变式传播。现代科技为场景传播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