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渭南便是周秦汉唐京畿的重要粮食产地,郑国渠、白渠、龙首渠、关中八惠等关中水系的贯通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汉代长安城因人口众多关中物资无法满足之时,修建了从长安城经渭南、华阴和潼关,直通黄河的漕渠;解决了粮食运输和渭河南岸的农业灌溉问题,著名的华阴老腔就起源于漕渠、渭河、洛河和黄河交汇处的船公号子,成为古时渭南地区农业文明的产物。
时至今日,曾经以农业文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然而这块鉴证了关中农业的土地,却依然保留着自古以来人们生产、生活中沿袭下来的记忆。当这份记忆,融入了现代艺术、旅游文化的魅力,重新产生了新的时代活力。
近年来,临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变的重要举措。针对临渭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宜居宜游·富美临渭”发展总目标,提升临渭旅游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渭南航天生态园、三贤故里——下邽镇牒吴村、渭南葡萄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旅游行业早日成为临渭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渭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关中农耕文化博物园”,位于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距渭南市区23公里,依托牒吴村质朴秀美的特色民居建筑群,临渭区旅游局倾力打造集特色餐饮、趣味游乐、生态农业示范开发于一体的关中特色型农耕文化园,包括文化园和趣味街坊两部分。
走进农耕博物馆,织布机、风箱、草鞋、粮布袋、马灯、犁、锄、耙等即将消失的农耕用具一一呈现在游客眼前。馆内古时厨房场景,播种、夏收、碾场等农耕情景通过3D绘画逼真地还原在游客眼前,让人不禁感慨古时农耕劳作的艰辛与农民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农耕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大型现代农业机械所替代。而在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犁、耙等千余件传统农耕工具陈列在农耕博物馆内,俨然一个开在田地里的农耕博物馆。
“如今现代科技的发展,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农耕工具、农村生活用品逐渐被各种机械所代替;耕地整地用的耒耜、耱,收获工具碌碡、连枷,照明用的煤油灯、马灯等逐渐被时代淘汰。在渭南的历史上,农耕工具是渭南人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农耕工具耕种着脚下的黄土大地,演绎着不同的文明。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是西吉人和恶劣环境斗争并顽强生活的见证。
“3D立体画,又称为三维立体画,这些图从一定的角度看,立体感非常强,就像立体实物一样。牒吴村利用居民房屋墙体创作3D艺术画,把村庄装扮得绚丽多姿,让美丽乡村越来越有文化味。一幢幢五彩缤纷的农家房舍特别醒目,艳丽的色彩让人如同置身童话王国一般。此时,阳光、绿色、缕缕清香、几声鸟鸣,让人忘记内心揣着的那个凡尘真我。
临渭区委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揽农村的总抓手,坚持“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业为基、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特色关中民俗村落打造的天留村、牒吴村将于五一相约于各位游客,畅游临渭美景、感受民俗文化、体验农耕之趣等,更有陕西乱弹嘉宾——郑卫东老师助阵现场、功夫、魔术、杂技等表演与你零距离享受当地文化的多彩,这便是您来渭南旅游的绝佳“趣”处。
在牒吴关中农耕博物苑今后的运营中,景区二期农耕体验区及亲子游乐项目正加速推进,将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挖掘民俗艺术,突出“农耕文化民俗”特色,以“旅游+文化”模式,全力打造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为主的关中民俗文化,让更多的游客走进这个美丽的村落,感受特色农耕文化,打造多元素文化休闲度假好“趣”处,使之成为下邽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示“宜居宜游、魅力下邽”新风采。
(文/新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