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
当时,天水市作为秦州府治,又是成纪县地,即伏羲故里,因之,这里的“三皇”庙也便修得特别讲究。此庙就是如今伏羲庙的前身。此庙从建成到元朝覆亡,虽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由于政局动荡,各方均受牵连,文化、宗教、教育等诸业日趋萧条;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庙已倾倒坍塌,不成样子了。
直到明代中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的倡导组织下,才在原“三皇”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延续至今,已近五个世纪了。据记载,伏羲庙起初并不很大。自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起,巡茶御史陈讲,用了三年时间进一步开拓修缮,为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础。
近五百年来,又先后历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屡次扩建、维修,才成如今这样整肃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伏羲庙,坐北向南,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
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现为秦州区)西关伏羲路。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