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文化历史悠久,对近现代农耕影响深远。从古及今,稻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与栗、麦一起,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结果,支撑起中国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明了许多生产生活的工具,解决了劳动中人力不足的劳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益。
看看古代劳动人民是用什么工具种植稻谷、食用稻谷的~
耕耘稻田的工具
古代没有机器,种植水稻做田时,古代先人就发明了犁、耙、耖,正是这些工具,开垦出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排排良田良地,让这些田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一代又代做中华儿女。
犁
犁是由犁弯、犁尾、犁脚、磨盘、磨盘桩、犁头、鐴耳、犁剑、犁枷等部件组成。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耙
耙是由耙厅、耙尾、耙齿等部件组成的。土犁好后,如果用人工粉碎、做平,那要消耗很长的时间,很大的体力,而且不一定能做得满意。
聪明的先人就发明了这种器具,人站在耙上,牛拉时就将土压碎了,压平了。为减轻耗给牛的重力,古人将耙齿设计的下面朝后弯曲,这样大大减少了土的阻力。
古人在把土破碎的同时,还通过把耙齿装在前后二厅上的不同位置,可将土翻操的绝妙作用,对碎土、平土、松土作用突出。
耖
耖的形状和耙相似,也是由厅、齿和尾组成的。不同的是,耖齿是直的,圆的,是全部装在后厅上的。耖的前厅是没有齿的。
耖的作用,是借助牛的拉力,通过耖齿将插入泥土之中的高处泥土拉运到低洼的地方,从而使田面平整,稻秧都能长在水中,不会出现淹的地方淹,晒的地方晒的现象,能有利于水稻生长,大大的节约用水。
水稻管理的工具
田做出来了,秧插下去了,接着的就是水稻的管理工作。在古代,国家没有大型水利设施,能提水利保证的,仅仅是那些不大的水塘、水堰,农民种水稻是非常辛苦的。许多年份,稻田的水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用几十台水车,一节一节运上来的。
水车
古代没有水库渠道,没有抽水机,田里需要水的时候,如果塘里堰里的水位低于出水口,就必须用这木车的车。
这木车全身都是木,用来绞水的叶子是杨树,杨树板见潮后不裂不破不开。一节一节象链条一样的东西叫龙骨,龙骨用桑木、油木、柏木等坚固树木制成,龙骨必须经常带水转动,所以必须用坚固的木料才能耐久。车头用桑木等坚固树木做成,这样坚固耐用。车管(也叫车斗、车箱、车槽、车筒)墙板用杉木做成,杉木较轻,便于搬运。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木水车,农民才得以解决灌溉难的问题,有时几十部水车连灌,场面很壮观,充分体现了前人斗天斗地的乐观求生之道。
薅草扒
古时没有除草剂,水稻田里的草完全要靠人工去除掉。当然,弯下腰一棵一棵的拔是不可能的,古人设计了一个小巧的工具——薅草扒。
说是扒,其实是类似于锄的性质,只因它轻便似扒,所以把它叫扒。此扒宽约20公分,比水稻的行距稍小,用这扒套上一根竹杆,在水稻禾的前后左右-薅扒,草就全部断根浮起来了。一般薅2~3次,草就没有了。
收晒水稻的工具
石磙
挑回家了,放在稻场上,把稻禾铺好,用牛拉石磙把水稻压下来。就象现在有人铺东西在公路上,用车轮压下来道理是一样的。
这石磙有六个平面,300~500市斤。为了可以转弯,一头粗些,一头细些,在石磙的两头各有一个圆洞,在石磙外面用一副磙框,磙框上有两个叫卵子的东西,正好套在石磙的两头洞里,再架住石磙,用牛拉动石磙,谷就从禾上下来了。
洋叉
谷压下来了。农民就用洋叉把谷和稻草分开。
兜子
脱离稻谷后,农民用兜子装满不干净的稻谷,举过头顶,利用风吹把稻谷扬干净,瘪秕的,稻草之类轻些被风吹走,饱满的稻谷沉沉的落在身边。
扇车
这是一个用木料做成的吹扬稻谷质的工具。把有杂质的稻谷,倒入斗中,用手转摇里面的扇叶,杂质飞跑了,饱满的稻谷就从下方的口中落在下面的一稻箩里。
播拦
如果风小,扬不干净,或饱瘪相连的,就用播拦再次加工,瘪谷和杂质就彻底去净了。播拦是一个比晒筐小的圆形竹编用具。
晒筐
金黄的稻谷出来了,农民把它用晒筐晒干。以前没有水泥地坪,只好用竹编的晒垫、晒筐晒稻谷。
加工大米的工具
子
稻谷晒干了,可以出米了。但古时没有轧米机,看着那一粒粒的稻谷,怎么才能快速把谷壳去掉,把里面的大米弄出来呢?聪慧的古人,设计置成了专门剥去谷壳的设备——子。
子的外观形状跟上图推拉转动的石磨差不多,不过石磨是石头凿成的,而子是用竹编含土制成的。虽说很简陋,但还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能做成功。古时只有这东西,才能较快的剥出米来。现在再难看见其真容了。
铁锅
大米出来了,古人用铁制锅烧灶煮饭了。铁锅煮的饭很香,非常好吃,特别铁锅的锅巴粥,更是迷住了千千万万的食客。
古代人吃米饭就是用到这些工具让稻谷从种植到餐桌的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