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余光中
农耕文化与汉字创制
中国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甲骨文中“艺术”的“艺”字,就是一幅农人栽培苗木的图案。
“艺”字中那近乎虔诚的姿态,表达了华夏先民对土地神圣的情感。
在他们的观念中,最“香”还是粮食。“香”,《说文》:香,芳也。从黍,从甘。
“香”,上边是黍麦的形状,四周的小点表示籽粒脱落,作物成熟。下边的口,好像正在品尝籽粒的香味。
种地是“男”人的本分。在农业社会中女子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无法胜任繁重的农事劳作,只得退出生产领域,以操持家务为职,耕种的事情主要由男子来完成。
“男”,从田从力,以此会意“男人”。
“周”这样伟大王朝的名字,也起源于耕田和农作。
“周”,像整治好的农田里,密植秧苗,实际上就是表明田的周围,也是以田地为核心的国家范围。
四时节令
“天行信、四时分、地行信、草木生。”古人根据四季的规律特征,总结出农耕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生
古人发现,在凋零的冬天之后会阳光普照,种子会苏醒破壳、万物生根生长,这就是春天。
“春”,是由上方两侧的“林”形、左下方的“日”以及中间的“屯”组成。本义为经过严寒,万物复苏,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
夏长
“夏”,本意是指代远古生活在黄河流域和中原一带的居民,他们以农耕见长。
“夏”,像赤足露臂,手脚叉开的夏日人形。
秋收
“秋”,《说文》中记载,“秋,禾穀孰也”,意为收获的季节,古人在秋天收割庄稼。
“秋”,天气转凉的季节。
冬藏
《说文》中对冬的解释为“冬,四时尽也”。冬是一年最后也是最冷的季节,不适宜劳作,因此古人会将粮食等物品储藏起来。
“冬”,像在记事的绳子两端打结,“冬”也是“终”的本字,本义是结束一整年的结绳记事。
稻黍五谷
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能看到稷、黍、粟、麦、稻,菽等粮食作物和麻、桑、瓜、果等经济作物。
“稷”,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说文?禾部》谓之“五谷之长”,是最重要普遍的作物。
“稷”,我国上古时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被尊为五谷之长。
“稻”,是禾类作物,通常指去掉皮壳被叫做大米的水稻。
“稻”字,类似米在坛罐中的样子,反映了当时稻米的储存方式,说明华夏民族很早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与储存技术。
“禾”,《说文?禾部》:“禾,嘉谷也。”禾之后被引申为所有谷物的通称。《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文中的“禾”都是泛指庄稼。“禾”从专门名词发展为通用名词后就担负起了字根的责任,创造了许多与农作物有关的新字,如稷、稻、稞、稚、稗、稼、穑等等。
“禾”字形体非常形象,像被沉甸甸的禾穗压弯了头的样子。
农产工具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利于农业生产的工具。最初是刀耕火种,发展到商周时期出现了耒耜,再到春秋战国铁犁牛耕走进千家万户,大大推动了生产力,这都反映了农耕方式与农产工具的进步。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焚烧的树枝等用作肥料,这便是“焚”字的由来。“焚”,《说文》:“焚,烧田也。
“焚”,从形体上可以看出,上面是一片杂草,下面是熊熊大火,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古人为垦地耕作而烧毁荒草野林。在火下还有手的符号,进一步表明火烧林草是人的行为,非天然野火。
“力”的原型是一根木棒。在原始初期,人们只会使用一些尖头木棒直刺谷物,直到发明了力这种翻土工具。但由于生产力低下,这种工具只对自然木棒进行了简单加工,使用起来非常费力,只有强壮的人才能使用,故后来常用它来表示力气与体力。
“力”,很像是对尖头木棒进行改造后的工具形状。下部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较之直棒更利于掘土。工具上还装有用来加强掘土力量的脚踩横木。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最常用的就是耒耜。《说文》:“耒,手耕曲木也。”由于耒耜是古代耕种的主要农具,所以它又泛指一切生产工具。汉字中从“耒”的字大多和农具或农业有关,如:耕、耘、耥、耦等等。
汉字有大量关于原始农耕文化的信息,这对研究农耕相关汉字的产生、组合及演变规律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