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蕴含着深邃的自然哲学思想,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它以太阳回归运动为依据,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形成背景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农耕时期。在那个时候,人们将太阳的位置与季节、农事、万物生长相结合,利用太阳运行规律制定出二十四节气,并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二月二作为正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由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制定。它是根据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天文、物候等方面的科学认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二、基本内涵
节气文化的特征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主要反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指导人们在这一时期进行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和使用,不仅指导农事活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物候等现象的认识和总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中国人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蕴涵着中国人朴素的自然崇拜、社会认知和思维方式。其主要特征有:地域广泛性、时间连续性、文化价值性。
三、主要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包括吃饺子、贴春联、赏花、迎春、祭祀等。
1.吃饺子。在冬至日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有些地方还形成了冬至吃水饺的习惯,俗称“捏小人嘴”。
2.贴春联。在春节时贴春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春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刻有神荼、郁垒两位神头像的桃木板。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红纸来书写春联。
3.赏花。中国自古就有在立春日赏迎春花习俗,是一种民俗文化活动。
4.迎春。农历正月是春节的前夕,人们在立春日有迎春之举,迎接新春到来。
四、主要内容
二十四节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季节变化的时间节点,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二是反映自然物候变化的节气,如小寒、大寒;三是反映农事活动的节气,如春分、秋分。
它以太阳周年运动为核心,综合考虑地球轨道偏心率等因素,是古人认知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农事活动中,指导农民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和收获时机,并在农耕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保护利用建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华先民的认知水平,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中国二十四节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保护机制。建立完善的非遗保护制度,规范遗产申报、记录、传承、传播等工作流程。
2.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民众对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3.培养传承人。对年轻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了解,为其学习传承提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