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太极城”之称的河北省邯郸市广府城,凭借着一张太极文化的名片,闪溢着传奇色彩,吸引了天下众人。广府城内武禹襄故居正是太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禹襄故居是武式太极拳祖师爷武禹襄生前居住的地方,是一座有着典型晚清建筑风格的大院落。如今,它作为广府城风景区的一处景点,每天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独特风采,并向人们讲述着武式太极的历史渊源,引导着人们去深切体悟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
武禹襄故居前院
早晨,当古城的钟声在东门响起的时候,广府城东迎春街便会很快被日出唤醒。武禹襄故居就坐落在这条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古街道上。这是一座有着典型晚清建筑风格的大院落。成为景点后,它以古老的姿态向世人讲述着武式太极的深厚渊源,吸引更多的人用心去感悟太极文化。
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我在一位武式太极拳传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武禹襄故居游览。参观中,伴随着传人的讲解,我对武禹襄其人其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武式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武禹襄故居始建于晚清时期,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原有房屋75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侵蚀,东、西侧轴线上的建筑几乎全被毁(唯西侧轴线区域内存一处私塾),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中轴线区域现存三进院落,房屋40间。1948年至1958年,此处曾被作为永年县委机关。1991年,武禹襄故居被重修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朝东开放。穿过大门进入大院后,首先看到的是三间敞房,里面安放着一蓝一红两顶轿子。这正是轿房——武家人出入家门的“轿码头”,也是轿夫们平时休息的地方。古时候,坐轿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男人流行坐蓝轿,女人则流行坐红轿。武家轿房里一蓝一红的轿子正是彼时武家地位显赫的见证。
顺着轿房往西走,穿过仪门,就进到了第一进正院。仪门两侧是两间耳房,东、西两边各有三间配房,也叫厢房,是供客人临时休息的地方。正面的上房是客厅,也叫过厅,是武禹襄会客之处。当然,如果是普通客人,武禹襄就在这个客厅会见;如是贵客,将邀入内宅会见。客厅和内宅之间只隔着一扇屏风。屏风上面画有梅、兰、竹、菊,古典而雅致。平时家人都是由屏风两侧出入,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或辈分较高的内亲时才会打开屏风,邀其由此进入内宅。屏风是当时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见证。
武式太极拳操练场
穿过客厅,便进到了内宅。内宅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中间是五间过厅。院内有两棵石榴树,是当年武禹襄老先生亲手栽种的。石榴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据说每到金秋时节,树上便果实累累,压弯枝头。石榴多籽,常被赋予“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武禹襄栽植此石榴树时正值壮年,可见此树寄托了他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更值一提的是,两棵石榴树按照左酸右甜的顺序栽植在院内,正象征了太极的阴阳两极。或许,这是太极宗师希望给后人留下某种启示吧。
穿过内宅进入后院,便是当年武禹襄生活起居之处。后院东、西厢房各有三间,主房五间,设明柱、走廊、重檐。按照左上右下的排序标准,东厢房为禹襄之子武用怿居室,西厢房为禹襄之孙武延绪居室。院内植有两棵樱花树,是日本友人及川勋子女士在1991年参加首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时,不远万里从日本带来赠送给武家的,表达了日本友人对太极拳的热爱和对一代太极宗师的敬仰之情。
武禹襄居室是这一景点的核心部分,包括了正厅、东客房和西客房。进入正厅,可见武禹襄祖师爷的半身画像居中挂置,头顶悬挂着一副由邓小平所题写的“太极拳好”四字牌匾,显得格外醒目。厅内两侧墙壁上分别悬挂着武式太极拳大师武禹襄、李亦等人的生平简介。东客房是武禹襄祖师爷的书房,是先师读书、研究创作太极理论的地方。透过雕塑我们看到,精神矍铄的武禹襄先师正和他的外甥、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在一起切磋拳艺。武禹襄先师的一些经典理论都是在这里与李亦共同探讨和创作出来的。西客房是武禹襄先师平日喝茶和休息的地方,满室都是太极文化气息。
其实要真正认识武禹襄以及武式太极拳精神,首先应读懂的是居室内的那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是后人对武禹襄先生的评价,也是其一生最为真实的写照。
武禹襄故居后院
武禹襄的两个哥哥均为晚清进士,长年在外地居官,身为第三子的他则留守在老家。其实,武禹襄当年也曾中过举人,凭能力完全可以在仕途上走得更远。但因他从小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时间较长,更能理解母亲的辛劳,所以在两个哥哥均不能在母亲膝下尽孝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起供奉母亲的责任。深知“忠孝两难全”,他毅然决定放弃仕途,一生只在自家私塾中当教书先生,以留守在家中侍奉着母亲。
除此之外,颇爱武术的武禹襄还常常在家习武健身并潜心研究文武之道,好友杨露禅也跟他志趣相投。后来,他还专门资助杨露禅去陈家沟拜师学艺。杨露禅学成归来后,向他完整展示了一套太极拳法。他非常欣赏这套拳法,便跟着杨露禅学习起来。后来,他又到河南温县走访交流武学。回到广府城后,他依靠深厚的文化功底,经过一番潜心研究后终于自成一家,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将拳术与文化融合到一起,讲究澡身浴德、修心养性,从而形成中、正、安、舒的特色风格。历经几百年推广,武式太极拳在老百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在悟得精髓后,武禹襄应该将这套自成一家的武式太极拳传给众多武氏子孙了吧?可答案却出人意料——因孩子们对拳术不感兴趣,武禹襄并未能将武式太极拳这一瑰宝传给武氏子孙。不过武禹襄没有放弃,而是将其传给了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后来成为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的李亦。武禹襄所迈出的这一步很关键,至少在拳术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不仅打破了封建社会家传技艺“传内不传外”的门规,更为日后太极拳发扬光大和造福于民开辟出了新的道路。
不过,后来李亦专注于精心钻研拳术,并未进行大范围推广,仅将拳术传给了少数的几个人。所以,在武式太极拳传至李亦这代后,并没有走出当时的永年县(今永年区)。直到传到第三代时,传人郝为真通过三走顺德府,方使武式太极拳推广开来,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后来,武式太极拳又借助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的春风一展风采,被众多海内外人士所接受。
走出故居中轴线的区域,脚步继续踏入西轴线区域。这里就是现在武式太极学院所在地,新旧相融,别有天地。它主要包括了武家私塾和院内广场。武家私塾是一幢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前部出檐的房屋,武家子孙大都从学于此,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也曾在此读书。武家私塾于2006年起被作为武式太极学院的办公地点。院内广场不大,正好被作为学院教人练拳的主要场所。广场周边安放着武式太极拳传人的塑像,以示后人。可见,武式太极拳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更令人欣慰的是,武式太极拳还于2008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国字号”的认定,愈加鼓舞了武式太极传人誓将武式太极拳发扬光大的信心与决心。
纵观武禹襄故居,原有十亩地的规模,如今仅剩三分之一。但站在这仅剩的三亩空间里,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华之气,尤其是其所沉淀的文化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彰显出书香太极的无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