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自古就把家国情怀、山水情韵都安放在书房之中,书房成了他们照见天地心的理想之地。
“书房”其实是现代才开始流行的叫法,古代称之为书斋,或用斋、堂、屋、居、室、庵、馆、轩、园等来命名。
耳熟能详的有徐渭的“青藤书屋”,杜甫的“浣花草堂”,李白的“青莲居”,刘禹锡的“陋室”,李渔的“芥子园”,都又美又雅。
【明】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图》
仇英《竹院品古图》:将身外余事过成风雅诗章
古代文人对书房内外的环境要求很高,首先书斋外的环境要极富诗情画意,只有雅气十足,才能洗尽俗肠。
明《长物志序》就有对书房的要求:“几榻有变,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
【清】《乾隆帝写字像轴》局部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古人书房不追求宽敞。明代文人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就是以小出名: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即使是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乾隆皇帝位于养心殿内的“三希堂”,仅八平方米。
古人书房不仅摆放书籍,也喜欢摆放绿植。君子寄托之物很多,修身养性的兰蒲、青苔、碗莲......置放在书房内,既养眼又养心。
静养植,动养鱼。有时还会在书房靠窗或向阳处设一盆池,池中养鱼,读书乏累之时,观鱼赏玩。
有的养花,有的养鱼,有的养鹤,云扶绕篱鹤,人伴满床书。与植物生物相处,人的内心也会平和。
画中乾隆坐在一张罗汉床上,疲累时可榻上斜卧。枕书浅卧待花明,床下放脚凳一条。背后屏风是一幅“四王”山水画。
文房四宝、书籍字画、花瓶文玩,好一富丽堂皇的宫廷书斋。
女性更是让书房增添了几分意趣,临窗一阵风,几页落花香。
女子读书时的风姿和飘逸,这是阅读带来的自由和浪漫。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室雅何须大,有书知天下。
书房,纸上事、修心事也,可不究其表,而观其心。
文人的书房,是文人的心之所向、心之所安、心之所在。
一间书房,半生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