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寺——深藏六个朝代的古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8-05 09:21:4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拥有大量地面上的古建筑,经常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便能发现珍贵的古建筑遗迹。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约1.5千米的山坳里,便有一座规模并不大的寺庙,却保存着六个朝代的古建筑。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拥有大量地面上的古建筑,经常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便能发现珍贵的古建筑遗迹。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约1.5千米的山坳里,便有一座规模并不大的寺庙,却保存着六个朝代的古建筑。


  这便是龙门寺,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位于龙门山腰际,始创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占地面积5070平方米。以各时期遗存的古建汇集而闻名,集五代后唐、宋、金、元、明、清六朝木构建筑于此。


龙门寺上的脊兽(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历史背景


  相传,北齐天保年间,法聪大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此,顿觉此地清静幽雅,灵气飘逸,遂禀呈圣上,传旨建寺。宋太祖赵匡胤,还曾敕赐寺额“龙门山惠日院”。


  实际上在五代后唐期,开始大规模建造,在此期间,盖堂殿宇一间,共修盖观音菩萨堂一座并石像三事兼门楼。根据《敕赐天台山惠日禅院》记载:(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殿阁房舍百十余间,圣像五百余尊,已经达到现存规模。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大雄宝殿重建。元代已有“殿阁房舍百十余间,圣像五百余尊”规模。明代遭遇很大的损坏,在明清时期经历了重建重修。


  主要建筑


  龙门寺坐北朝南,东西宽65米,南北长78米,布局分三条轴线布置。中轴线布置了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设有东西配殿,院落随地形建造,形成渐次叠高的形念。中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显示了中轴线建筑在寺院中的尊崇地位、西轴线南前后两进院落的僧舍和库院等附属建筑组成,东轴线则南圣僧堂、水陆殿及禅堂、僧舍同合成的院落组成,东西轴线上的建筑均南前院、中院和后院部分组成,两轴线的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


龙门寺外景结构(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建于五代后唐的配殿是寺内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国内已知唯一的五代时期悬山式建筑。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的正中,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九脊歇山顶式古建筑,殿宇虽经明、清时期装饰翻修,但从其开间比例到构件的细部做法,均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殿顶黄绿琉璃脊兽为明代所制。


  大雄宝殿


  建于北宋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的大雄宝殿,是寺内等级最高的一座单体建筑。该殿台基高峙,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单檐九脊顶,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朴,色泽浑厚,为元代烧制。龙门寺的天王殿是建在高高的青石砌成的基座上,当心一攒的补间斗拱犹如开在檐下的一朵花,十分醒目,真也是与檐和顶争抢着人们的视线。整个殿宇构造灵活,外形秀美和谐,各部件比例适中,梁枋断面不尽一致,悬山式屋顶,尤其明间补间出45°斜拱,显系金代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燃灯佛殿


  燃灯佛殿位于第二进院北端中部,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式,仅在前檐施柱头科斗拱。梁架用原始材料稍加砍制使用,富有自然的流线形,斗拱疏朗,肥厚墩实,无补间铺作。主要构件构造纯朴,有显著的元代建筑特征,其余寺内殿堂均为明、清两代重建。斗拱为四铺作双下昂,耍头系乳袱伸出檐外制成。虽然是“明袱”形制,却沿袭着宋、金时期的“草袱”之规。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对前乳袱用三柱,前槽金柱直接承托平梁前端,后槽于三椽袱之上施合桔、蜀柱、大斗承托平粱后尾,平梁之上设置大叉手和侏儒柱。梁架构件全部是自然木材剥皮之后稍加砍削即投入使用,断面不拘一格,并且极不规整,手法杂陈,与山西境内的许多元代建筑颇相类同。


燃灯佛殿(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西配殿


  西配殿位于中线前院西侧,为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创建于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至清泰二年(935年)之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明间设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殿内无柱,四椽栿通达内外。柱头不施普拍枋,阑额不出头,栌斗直接座于柱头之上承小栱,出斗口跳,跳头由四椽栿两端砍制而成。斗栱四铺作出单抄,无补间铺作,补间仅设隐栱。梁架简洁,四椽栿直通前后檐。殿顶举折平缓,檐头仅施圆椽,无飞椽。构造简洁,具有唐代建筑的遗风,是中国现存已知的五代时期悬山式建筑。


西配殿(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东配殿


  东配殿位居前院东厢,与西配殿相对而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前后插廊,明间设板门,两次间置直棂窗。重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478—1504年)。东线建筑有水陆殿、天宫殿等;西线为两进院落,多为僧舍、库房等,大多为清代晚期或民国年间所建。


  寺院各殿的塑像、壁画、典籍和供器等附属文物大多已经损毁流散,仅剩3尊后唐时期的石佛身、佛座和元明时期残存的壁画。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寺院内还保留着五代后汉隐帝乾佑三年(955)的经幢一通和北宋乾德五年(967)立的“故大师塔记”等历代碑碣20通,在寺外西沟有祖师坟茔1处,寺院东南坡有和尚坟10余座和宋明等历代墓塔4座。寺内还保存着明成化年间铸造的一口大铁钟和历代题记。这些珍贵的附属文物已成为研究该寺创建、增建等历史沿革及规模、建制、寺院经济、佛教文化等方面的有力佐证。


壁画(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龙门寺在空间构成上,规模虽然不大,但建筑布局完整。寺内保存着六个朝代的历代建筑遗产,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结构和工艺,以及不同的建造技术水平。寺院布局又具部分宋代特征,加之寺内数量众多的历代碑刻,大雄宝殿残存的壁画、佛像、经幢等,诚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宝库。集六朝建筑为一寺的大型佛教寺院,生动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过程。


 
标签: 龙门寺 古建筑

本文标题: 龙门寺——深藏六个朝代的古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74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