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绝大部分开发商的认知程度却还远远没有跟得上古村落的发展速度。当前企业的问题是将太多精力花在了拍脑袋、想当然上,认为自我无所不能,将过往的成功经验当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这可以说是一种人性。而这种错误的状态,让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虚假的正确,在一次次血的代价中才进行反省。
之所以国内许多原本打算活化旅游资源的古村最终却烂尾收场,归根结底,是不良策划所致。
古村落就是古村落,是具有时空感的老房子群落,不需要赋予任何叠加定义。对于古村落的策划,我认为要解决的只有两点,其一是村落遗存的保护与文脉的延续,这是古村落价值的基底;其二是如何将古村落的发展与当代的生活、生产、生态相融合,这是古村落腾飞的翅膀。解决了二者,古村落复兴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针对现阶段的古村落发展,存在的核心诟病一是为了旅游开发而进行旅游策划。说这句话,其实我在想一个古村落的发展并不能完全为了旅游产业而进行策划,应尊重事实。二是一些服务机构为了接单而诱导开发者,膨胀了古村落开发者对事实的基本把控,同时服务机构短频快的做单模式忽视了项目的诸多真实情况,不在为一个项目的发展负责,只能给出一个“理论的发展范式”。
在今天,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策划人,都有自己的范式,而古村落开发需要解决不仅仅是一个发展范式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打通,这只能由根植于地方的服务方式来做,为古村落持续的输送力量,从一而终的守候,才能实现最终的古村落绽放,否则古村落发展仅仅是个概念。
古村落开发的爆款逻辑
要强调的是“尊重本土、根植生长”。这是我这几年的一个体会,没有本土思维、没有根植的基础,谈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陷入“方法论、思维论、规范论”的自我主义怪圈,离发展的真实情境越走越远。
只有在“尊重本土、根植生长”的基础上,思考逻辑才具有价值。思考逻辑总的来讲只有三个字,即“频、局、能”。
“频”。这是一种切入的态度。你的频率要足够的低,尽可能去接收足够多的信息,要与地域人保持在同一个频道、要与企业家保持在同一个频道,去接收他们的认知、他们的思考、他们想的信息,最终实现频道的同一,找到最佳的解决逻辑,这是一切的前提。
“局”。任何一件事不可能单一的存在,这需要策划人根植在项目的地域,协同项目的执行方来权衡一个局的构建,确保项目各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能”。项目的能量点、市场爆发点需要考虑清楚,最终还要考虑到在项目基础上,还需要增加什么样的能量。你需要赋予其什么样的价值点。
举个例子,即陕西省韩城市的柳村古寨。
案例名称:柳村古寨文化产业园
背景:以柳村古寨的遗存为基础(即古寨遗址公园,包括有寨门VR穿越、古寨文化体验馆古寨文化主题酒店、寨墙)
开发模式:古寨+
古寨+酒肆=龙门特酒文化街(酒厂、酒街、酒窖、酒林);
古寨+生态=桃花谷(农耕园、星空牧场);
古寨+研学=青砖家训文化博物馆(门楣、照墙、雕塑);
古寨+非遗=韩城民俗民宿村(包括韩城小院民宿酒店、以巧媳妇为特色的共享手工创作工坊);
古寨+文创=禹水迁山文化旅游商品创新研发基地(承担禹水迁山总部的品牌构建中心、以韩麻麻椒房产品为核心的康养体验中心、以干馍、大红袍花椒等为主的生产加工中心)”。
该项目整体上对企业战略、地块格局、古寨业态等做了诸多调频、布局、赋能。典型的如韩麻麻·椒房,这是本次过程中的一个创新,结合了企业自身有的花椒产品,研发出了相应的泡脚包、SPA精油等产品,来为项目带去了可持续的生长点。
古村落的开发模式主要可围绕以下三种:老瓶装新酒
尊重原有的村落遗存,进行修旧如旧式的保护,仅通过对业态内容的调整来优化发展。新瓶装老酒
在古村落中通过新建一些仿古/创新业态来丰富古村落的空间体验,实现“A+B”的协同价值。新瓶装新酒
在古村落外围做新的开发,用新的空间承载新的价值点,通过“1+1”或者“1+N”的方式来实现对古村落的激活。
从目前来看,新瓶装老酒是主流的发展模式,用新的空间来承载古村落的历史文明,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从参考性的案例来讲,乌镇、平遥、丽江、大理等都是值得借鉴的。这样的发展方式,是新时代新需求的需要,也是传承文脉的最佳方式。
古村落过度旅游开发问题严重?但有个词叫“根植”
古村落开发是一个“度”的把握,而这需要根植!
了解一个地域的真实生态,需要根植于地方,清晰的认知地域的人情世故、政商生态、消费结构、产业实况,才能清晰的找准项目的发力点。
找到了,自然就不可能存在商业化的过度问题,因为根植的需求就是刚性的需求,是有承载的。这就好比如一个美女还需要过度包装吗?不需要的!因此,我特别强调根植的意义。在今天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下,一个地域旅游的真正腾飞需要根植的成长型企业、根植的智力服务机构、根植的资本支持机构共同发力,来搭建有生命力的运作系统。这是旅游行业现阶段急需要的,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创想旅游产业价值。(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