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为千年一出的奇才,对中国文化史也产生了千年影响,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苏轼的诗词文章仍然耳熟能详。他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也是旅游大家,更是生活大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东坡作为一个文化IP和旅游IP,正在引发越来越大的重视,也将在市场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为文旅大家的苏东坡
和传统时代的文人一样,苏轼也是被政治所羁绊,开始时尚有致君尧舜的主动性,后来则是被动裹挟,历经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佑更化、绍圣绍述,其踪迹也沉浮于其间,由不得自己。从时间来看,总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学游,即读书中的旅游。学游的另一面是游学,苏门三父子,条件尚可,因此不必游学,相互砥砺即可。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苏轼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的天性已经萌发。
二是宦游,即身在官场的旅游,官场浮沉,踪迹遍布,也是主体。宦游,即苏轼居官期间的游踪。一是宋朝有宦游之风,盖因官员都是文人。二是宦游只能随着官职的变化,不可能随心所欲。但是到处是朋友,名声满天下。三是宦游之中也有些许自由,路上可长可短,也可旅游一番。
三是谪游,即被贬谪之后发配的过程,其间也有起复甚至登殿,但是总的踪迹是步步远离庙堂。谪游,是从贬谪黄州开始,严格说也是宦游,但是有押解,无自由。且朝廷党争激烈,皇帝几次变化,苏轼的政治待遇也时起时伏。这就构成了苏轼谪游变化大,时间紧,反复走的特点。
苏轼在世66年,10岁旅游京师,20岁游川,之后出川,随宦途奔波,足迹走遍半个中国。梳理苏轼游踪,共走全国14个省份,200多个县市,上千个景点。且都是一路旅游,一路吟唱,诗词歌赋,随手拈来。文为景增色,景引文创作,是深度的文旅融合。其中,第一个高峰是三苏出蜀,畅游长江。第二个高峰是赴杭州任,一路从容,文人汇聚。第三个高峰则是归程,仍然坚持旅游,千万人随瞻风采。
东坡旅游的特点
第一,如同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文化积累,造极于赵宋。当时的世风,士子游学,官员群游,唐风宋韵,深度衔接,这是产生苏轼旅游的文化背景。承平日久,交通便利,这是产生苏轼旅游的重要条件。
第二,游程集中,游踪反复。这是宦游的制约所决定的,其中的重点是在江南,两次居官杭州,三到平山堂,十四次到常州,甚至买田阳羡,最后终老常州。江苏、浙江、安徽,都是常来常往。
第三,苏轼所游之处,一自然山川,这是传统文人的传统,也是诗人的吟咏对象。二寺院道观,苏轼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位一体,几乎是有可能就去,去则题词,终则有诗。三拜谒古迹,这也是传统文人的传统,发思古之幽情,感今日之颠沛流离。四乡土风情,不仅是旅游,也是体察民情,抒难济困。以前两个方面为主,到惠州儋州,则不得不以乡土风情为主。
第四,苏轼的知识积累和眼界的广博,使其旅游一定是深度游。到哪里都有知识储备,继之以历史考据,到哪里都留下痕迹。
第五,苏轼所到之处,大把文人跟游,形成群游。游友,友游,游友相聚,友游相谐,一路唱和,留下名篇。偶有独游,亦多独特。
第六,苏轼之旅也是一路文化之旅,作诗,书法,绘画,间有艺术欣赏,还有收藏之乐。
第七,苏轼旅游,首在观景,天下美景,尽在豰中。其次助景,尤其是在密州,当时堪称文化沙漠,命名,题词,造亭子,都是助景,有的是雪中送炭,有的是锦上添花。三是造景,治理颍州西湖、杭州西湖,都是民生工程。但是在苏轼的审美情趣之下,也成为千年传承的美景。另一方面,则是精神的造景,或者是虚拟的体验。一篇《赤壁怀古》,每个人都有大江东去的感受。读东坡诗词文章,意境纷然,美不胜收,何尝不是旅游呢?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或者也可以加一句,东坡之景,亦集大成者也。
第八,东坡旅游,游细,游精,游爽,游大。一是细,绝非匆匆打卡,必是细游细品。二是精,壁上题诗,匾额题字,无精不能。三是爽,游友聚集,酒喝起,歌唱起,歌姬舞起,何其爽快。四是大,从小看见大,从大体察小,时间空间融合。前后赤壁赋,达到顶峰。
第九,旅游即生活,一个旅游大家,也一定是生活大家。东坡走南闯北,见微知著。一美食,四川物产丰富,蜀人好吃是传统。出川之后,自是大开眼界。苏轼一度把杭州称为“酒肉地狱”,想必也是吃伤了。即使在贬谪之中,仍然以贫为乐,乡土菜肴,津津有味。黄州有东坡肉、东坡豆腐;惠州有羊蝎子,荔枝;儋州则美蚝,甚至笑称大家不要来抢食。二是养生,和沈括多有交往,最后形成《苏沈珍方》,各种养生方式,时时适用。总之,乐天知命,热爱生活。
苏轼作为旅游大家,也在一定意义上是旅游工作者,创造了资源,提升了产品,形成了影响,拉动了社会。针对当前的旅游消费,一味追求网红,追求打卡,是浅薄旅游。弘扬苏轼的旅游态度和旅游精神,需要引导深度旅游,全面体验。发展东坡旅游,则需要更多的文化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