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天台。
这里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是济公故里,寒山拾得旧迹处。这里不只有国清寺,也有无数人文璀璨的古老人居。
一起来看天台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全部10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
张思古村,一个崇文重教之风吹拂了700多年的静美古村落。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张思村是天台县平桥镇的古村,有13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包括三座祠堂、十多幢明清风格的院落,还有数幢民国年间的民居,清晰地展现了古村历史发展脉络。临水而筑,依巷伸展,整个村落基本保持原生态风貌。
张思村南面入口处是宗风远鬯牌坊。牌坊上的四个行书题字收放自如,颇有古意。历史上张思村民出外经商做药材生意的特别多,可以想见,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不会忘记张思是自己的故土,张思是自己的根基,四个字也表达着故乡张思对在外游子文化传承的期许。
村落保存三座祠堂,即上陈大宗祠、陈氏下祠堂和龙光陈公耑祠,同时还有数幢古民居,下新屋里古民居、上新屋里古民居、后新屋里古民居、益华楼古民居、下园明善楼古民居、继善楼古民居、迎紫楼古民居、新明楼古民居、陈炎古民居和陈锦林古民居。这里的村落,处处散发着乡土建筑不朽的魅力,您若有空,或可一游。
2、天台县街头镇街二村
街头古镇所在地,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有曹氏三透、一品宅和余家宅院等清代建筑,并有一条完整的古街。
街头的名称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这一年,街头开始设市,为农历逢二逢七,因为这是天台西边最尽头的一个集市,所以这一古镇也就称为“街头”,似乎出了此镇就没有集市可赶了,当年赶集的老街,老百姓现称它为“街头街”。
“曹氏三透”是街头最有气势的民居。在街头街开店的曹光弼因经营有方而致富,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建造了这幢三透民居,三透九明堂的建筑就是中轴线上为层层推进的三个院落,左右两侧为二组抱房,院落与左右抱房之间则是二条过廊,这些过廊将各个院子穿连起来。
3、天台县石梁镇迹溪村
位于天台县石梁镇。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山中古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溪水穿村西流,因汉代隐士高察到此,留下足迹而得名。迹溪村高居山间,被称为“浙东避暑胜地”。村东为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浙东剡溪之源头,狮子岩峡谷;南邻石梁飞瀑,西有铜壶滴漏、水珠帘;北接新昌菩提峰;迹溪村如在画中,美艳不可方物。
据《金氏宗谱》记载宋钦宗年间,左班直殿侍御史金友言从杭州迁居天台西关外,传至第十世,金一统卜居迹溪,为迹溪金氏始祖,至今有500多年。明正德八年汪氏兄弟自婺源来到天台迹溪,见此处山水之秀,竹木之美,遂迁居于此,为迹溪汪氏始祖。金、汪两姓先后在迹溪筑室营生,繁衍子孙。
旧时金氏宗祠和汪氏宗祠都建在迹溪庙中。宗祠与庙宇同存并不常见,而二姓宗祠建于一处更不多。迹溪庙坐落于迹溪北岸,共三开间,庙内供奉白鹤大帝。庙的西边为金氏宗祠,东边为汪氏宗祠,两姓宗祠一左一右建于迹溪庙两旁,各为一个开间。现只存迹溪庙建筑。
另迹溪当地竹林资源丰富,玉版纸闻名遐迩。据说苏轼对天台出品的玉版纸给予高度评价,称“吕献可遗余天台玉版过澄心堂”,认为比当时著名的澄心堂纸还好。
4、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
位于天台县街头镇西南部,三面青山环抱,溪水穿村而行,后岸村独守一番美景。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后岸村,是闻名全国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寒明岩景区的景中村。唐代诗僧寒山子在此隐居,其感慨:“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闻名遐迩。因为寒山子,在后岸村,有着浓郁的『和合』文化气息。清朝皇帝雍正将寒山和好友拾得封为『和合二圣』,居然成了老百姓礼拜的婚姻神和爱神。
如今,后岸村依托“十里铁甲龙”、寒岩夕照、明岩古寺等旅游资源,打造百亩油菜园、百亩葵花园、千亩桃园、千亩杨梅园,是台州乃至江浙沪小有名气的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
走进后岸村,民宿农家乐、古朴“网红街”,处处可见田园古村美好景象。抬头往远处看,天然巨岩“十里铁甲龙”绵亘耸峙,像背景一样横卧在村边,气势十分壮观。
5、天台县街头镇九遮村
村落位于天台县西南,属街头镇,地处九遮山腹地,村庄依山傍水,一峰一景,被誉为“九遮秀谷”。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是何氏族人聚居之地。宋加祐年间,何氏先人何郭弃官隐居,来到这里繁衍生息。亚父庙、牮桥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建筑,值得一看。
九遮山牮桥群还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九遮山里这一种造型别致的石桥。它由石条相组而成,横跨在溪的两端,它没有石拱桥的弯弓,桥面平缓,线条简洁、舒展。它巧妙地利用力学将石条凑搭而成,当地人称为“牮桥”。
6、天台县南屏乡山头郑村
宋代开基,兴盛于清末近代,有1000多年历史,曾长期为南山区中心,天台“十大市”之一,有“小上海”之称。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四周有万丘梯田,村中现存有千年古树群、十多个明清时代四合院、十余幢百年洋房和千米老街。村中现存有民国南山首富郑仁山故居四层小洋房(原区公所)、原区邮电所、原区派出所、听泉楼等十余幢。这些洋房设计巧妙,建筑精美,用材考究,数量较多,是活生生的民国洋房博物馆。
村中的千米老街一直以来是南山最为繁华的街道,旧时为天台“十大市之一”和“小上海”,称瑞屏街,每逢农历三、八集市,四周群众都来赶集,熙熙攘攘。古街上至今保存有2幢过街楼、“通德里”茶楼、通德小学、和瑞当铺、恩光牌门遗址、罗将军庙、猎弹将军、千年古樟等。走在这条老街上,时间仿佛又回到民国年间了。
7、天台县南屏乡上杨村
位于南屏乡,一个深山里古朴宁静的村落,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这个古老的村落,有着奇特的传奇,曾经出了两位将军,杨、汤、周三姓家族聚居,但是有四座宗祠。
上杨村原来叫张家岙村,宋嘉定甲申(1224)年,杨智公偕其子博闻由新昌彩烟山宅前迁徙天台南山卜居于此。燕窝地发族,遂改名上杨,一直沿用至今。元明期间,汤氏、周氏祖先亦先后迁居于此。因为周氏有两座宗祠,于是上杨村就有了四座宗祠。
上杨村古村格局完整,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现存上杨古建筑自宋元延续至今,大部分建筑建造年代可考,清晰地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和特色。
村落的杨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10年历史,为明清古建筑风格,保存较好。前以马道岗为屏,后以伏龙山为脉,堂宇巍焕,气象辉煌,雕梁画栋,规制宏伟,历几百年风雨,其风韵犹存。祠内建有杨氏先人杨震公“四知”堂。
如今的村落文化礼堂里,展示了当地两位将军的传奇,将军杨志泛把一切献给党,农民领袖、讨袁名将周永广事迹赫然入目。
上杨村历史悠久,不乏能工巧匠。主要有打铁、木工、油漆、雕刻、竹器、建筑等各种人才,手艺精巧,远近闻名,尤以“一根藤”木门窗工艺获市级物质文化遗产,干漆夹苎工艺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天台县泳溪乡灵坑村
灵坑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灵坑村是天台泳溪乡的一个明代古村,位于天台县的最东面,与天台的三合镇、坦头镇、石梁镇和宁海的桑洲镇、岔路镇接壤。
在这里,原汁原味的古村群落保存得非常完好,那倚山而建的民居如诗如画,灵坑古村真正让你感受到古韵的是在丰家和兰湾。
丰家古村村口德星桥,是一座建于清光绪六年(1881年)的石拱桥,美丽的石拱桥似一条彩虹横跨在灵坑上,桥面铺有细小的卵石,桥下溪水潺潺,碧绿清澈,溪水从红色的岩石中冲出,形成几个深潭。站在桥上看丰家村,全是古朴的老屋,错落有致地建在绿水青山之中,在摄影人的眼中,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整个灵坑古村,处处可见错落有致的老屋,清澈潺潺的溪水,像一幅古朴的山水画,前有霞客古道,后有唐诗之路,那保存完好的石头房,也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记忆,原始,纯粹,值得怀念和留恋。
9、天台县白鹤镇上联新村
上联新村由上卢村、上郊村、下卢村和墨坑村合并而成,是白鹤镇第一大村。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内保留着古祠堂、古民宅、山口古驿站、龙泉古井、山口古道等古迹遗址以及雕梁画栋等珍贵历史文物。村中三十六行手艺齐全,享有盛名。村内打造“三百六十行古巷”,重现古村生机,先后被评为台州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浙江省3A级旅游景区村。
10、天台县三合镇联合村
联合村位于三合镇西南面,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为奚氏聚居地。该村依山傍水,两溪汇流,前有卧虎气势,后有龙山盘踞,自古以来就是天台通往台州府的必经之路。
村内现保留有景聚楼、松亭公祠等古建筑,古建风格从唐天佑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及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