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走进民宿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2-11 11:36:47  来源:捷昵非遗
核心提示:随着市场的饱和、政策的规范等综合原因,民宿行业的市场环境呈现诸多新变化。中高端民宿(以下探讨均以此民宿为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民宿赛道新晋者持续增多,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对民宿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住宿本身,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体验,民宿价值提供还未跟上消费者需求。

  Part.01民宿现状


  随着市场的饱和、政策的规范等综合原因,民宿行业的市场环境呈现诸多新变化。中高端民宿(以下探讨均以此民宿为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民宿赛道新晋者持续增多,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对民宿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住宿本身,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体验,民宿价值提供还未跟上消费者需求。


  多方因素使民宿遇冷,从发达的滨海到偏远的西部地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时常听到民宿经营者的叹息。单价是平常的半折,客流大幅减少,似乎成为普遍现象。



  在内容时代,民宿已经不完全是一种居住空间产品,更重要是的是和消费者的情感连接。随着民宿产品的丰富度、体验感、服务以及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换代,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入住后的体验感和软服务。


  为破局民宿行业现状,打造以民宿为核心,衍生出丰富多元的体验场景和消费空间,在产品包装方面可以弱化民宿本身,突出活动+体验+民宿的组合。在经营中不断尝试“民宿+研学”“民宿+旅拍”“民宿+非遗”“民宿+文娱”等,来丰富民宿的体验内容,创造民宿服务的较高溢价值。成为一个具有文娱功能的复合型度假社区。


  Part.02非遗现状


  传承与宣传:随着李子柒等网络红人的宣传,人们对传统手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公众对其认知度依然有限。除大力宣传外,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非遗融入大众生活,让更多的人体验是了解非遗项目的有效方式。


  创新与融合: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非遗文化在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等方面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但大多数非遗手工文化存在工序复杂不易体验传播的特征,以至于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同时与其他领域融合度低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让非遗焕发新的活力,必须将其与现代技术、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多行业进行深度整合。


  “非遗”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审美一段文化记忆和在精神上的追求。将非遗技艺以研学/活动体验的形式引入民宿中的日常生活,让入住者在住宿的同时体验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非遗的特色化、传统化、民间化和个性化的美学价值,唤醒其生动质朴、精工细作、顺应自然的文化精神,感受“非遗”魅力,从而使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Part.03发展前景


  体验式传承:将非遗技艺体验融入民宿的日常活动中,消费者亲身参与制作,感受非遗的魅力。例如,新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艾草膏制作技艺走进民宿,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中草药、学习研磨技巧并制作艾草膏,在快乐体验中了解非遗文化。


  丰富产品供给:为民宿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卖点,提升了民宿的品质和吸引力。消费者在深入体验非遗文化的同时,满足其对于民宿多样化的需求。


  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为非遗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传承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增强了非遗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通过民宿的运营和推广,非遗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形成特色品牌效应:有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宿品牌,提升民宿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当民宿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后,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体验,进一步推动民宿与非遗文化的共同发展。



  体验价值与文化价值:非遗项目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深层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还能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体验。通过学习传统技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体验式消费感受。


  民宿与非遗的结合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为民宿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标题: 让非遗走进民宿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8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