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村:穿越千年桃花梦,寻古探幽桃花潭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2-31 11:13:33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桃花潭村形成于隋末,在唐武德(公元620)年间,就已经形成集镇雏形。宋代诗人王洞有诗为证:“水东城郭水西山,无限风光咫尺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世间之大,何处不是车水马龙,哪里不是熙熙攘攘,若是于万千繁华间收到如此一封手书,该当如何?


  ——千年前的李白见到汪伦的这封信,便欣然前往。


  纵然事实是“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那又如何?李白流连于此地,“游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快事。”于是乎,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更有了闻名遐迩的桃花潭。


▲桃花潭村鸟瞰(图源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历史溯源


  桃花潭村形成于隋末,在唐武德(公元620)年间,就已经形成集镇雏形。宋代诗人王洞有诗为证:“水东城郭水西山,无限风光咫尺间。”。清《泾县志》载:“南阳镇在县西南九十里,桃花潭上。”桃花潭最早落居者是万姓人士,发源于山西运城芮城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万姓举族由陕西、河南转豫章、浙、闽南迁去丹阳。途径泾县桃花潭时,被这里青山叠翠、飞瀑流溪、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于是他们大部分人留了下来,渐次繁衍,便有了今天的万村。


  村落选址


  桃花潭村位于三水之间,西南边是绵延连亘的安吴山,山下有条古溪——丰溪涧;东南边是玉屏山,山脚流淌的是从黄山区新丰乡流淌过来的燕岭水系。北边接壤的是青弋江水系(桃花潭)。桃花潭村就坐落在这两山三水交汇之处。村庄的农田位于南边,位于月亮山河安吴山之间的。如此的山水田园格局形成万村的完整格局。


  村落格局与建筑特色


  桃花潭村内古街巷纵横交错,古街巷多由卵石铺设而成,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支巷则从主街南侧延伸,构成网状的空间体系。桃花潭村北部一条东西向老街贯村而过,老街两侧古巷狭窄、蜿蜒曲折,凝聚历史气息的同时富有趣味性。桃花潭村民居盖有小青瓦的白色马头小墙高低错落有致,掩映在屋旁院内的绿树丛中,鳞次栉比,远近高低绵延不断。


  桃花潭村的民居特色大多都是由前院后园以及正房、厨房、厕所、柴房和杂房组成,其中正房布局又基本呈现相同的格局:中间是堂心,两边是房间,房间和堂心前面都有天井,堂心天井和房间天井之间必有一道开有横门的砖墙隔开,以便妯娌分居。这与徽州民居不同,徽州民居在堂心和房间之间没育那道开有横门的砖墙,虽然便于团聚,但不利于分居.这种既有分隔,又能联系的平面布局是泾县民居的一大特色,另外这种堂心居中,房间左右绝对对称的基本单元,使所有的住房都完全标准化、定型化,十分便于施工建造,对保证质量,节省工期极有好处。


  主要建筑


  义门


  义门位于桃花潭镇桃花潭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30㎡,坐西朝东,为过道式门楼,两层,底层为通道,上层有阁楼,八字形大门,上首有青石嵌方,刻“义门”二字,上款为“唐贞观五年旌”,下款为“清乾隆壬辰年重修”。底层外墙砌麻石基础约2米,上部水磨青砖贴面,清嘉庆版《泾县志》载“册府元龟”:唐大和元年观察使沈传师奏泾县万晏自高祖万珺至仲芳五代同居,诏表其门闾”。泾川万氏宗谱载“万鹏举于南北朝时卜居泾县为迁泾始祖,第五世万晏以义门旌于唐贞观”。


▲义门(图源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扶风会馆


  扶风会馆位于桃花潭镇桃花潭村扶风路,重修于民国八年,建筑面积420㎡,前后三进,坐北朝南,青石门坊上有墨书“扶风会馆”四字,一进为门厅,两边各一间厢房,门厅后有一字天井。中进为正厅,三开间,五列木柱,青石方础,后墙上辟了三个门洞入后进,后进前有四水归堂天井,堂厅六列木柱,青石方础,两边各有一间正房,上有走马楼,靠天井三面有木栏杆和栏板,据万庆之《重修扶风会馆碑记》载,扶风会馆创于隋开皇年间,族内大小之悉会于斯计议焉,民国八年族父提议重修。1977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罗哲文曾来考察,认为该会馆极有可能为国家会馆鼻祖。


▲扶风会馆细部(图源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万氏宗祠


  位于桃花潭镇桃花潭村,建于清代,前后二进,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00㎡,大门内凹,白石前檐柱,入内为门厅,两边各有一间厢房,门厅后为四水到堂天井,两边有廊庑,正厅五开间,屋面现已全部坍塌,残存的柱、梁亦损坏严重。


  藕玉林宅


  位于桃花潭镇桃花潭村后万组1号,建于清代,坐西南朝东北,前后二进,前部有院,八字院门,砖石混砌门坊,上有砖砌无字嵌方,入内为小院,院左右原各有边屋,现仅存墙体,正房前进一字前墙,花砖门墙,青石门坊,入内为一字天井,堂厅五列木柱,青石方础,正房一边两间,上有阁楼,前进后门即为二进大门形制基本同前进,但天井没有隔墙将正房与堂厅隔开,二进后有一栋“7”形边屋,保存较好。


  怀仙阁


  怀仙阁耸立于垒玉墩上,与踏歌岸阁隔潭相望的便是怀仙阁,为纪念诗仙李白而建。现在的怀仙阁为1987年重建。三层楼阁依山临水,飞檐叠出,气势挺拔,如今已成为桃花潭景区最富象征性的建筑之一。登临阁上饱览桃花潭秀色,缅怀诗仙遗踪,今人浮想联翩。


▲怀仙阁(图源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桃花潭村的历史与建筑特色,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见证了村子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桃花潭村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如今,桃花潭村已成为一处集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这里的古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它们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迁发展至今,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标签: 桃花潭村

本文标题: 桃花潭村:穿越千年桃花梦,寻古探幽桃花潭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83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