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七月流火的杭城,孙云飞“躲”进山水交映的芦茨,前些天悄悄开出了他的第二家民宿。山下是清澈见底的芦茨溪,石板鱼在溪中自在游弋;山中成片的竹林,给骄阳下的大山带来一丝清凉。盘山路靠溪水的一侧铺设了塑胶跑道,边上有木栅栏,天气适宜的时候可以慢跑山中,融进这一片世外桃源。
一条20省道、一条芦茨溪、一条马岭古道,串起了桐庐石舍村、芦茨村和茆坪村。这三个风情绝佳的江南山水村落,加之严子陵钓台、江南龙门湾、白云源景区,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业态,成为桐庐民宿发源地,也最终勾勒出了杭州首批特色小镇——桐庐富春江慢生活特色小镇的生动画面。
几年下来,经过有序的规划,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特别是中高端品牌和资本的引进,加之杭新景高速的开通,富春江慢生活特色小镇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蜕变。民宿总量由2013年的四五十家农家乐,激增至现在的188家,床铺总数达3800多个,特别是包括外婆家、上海德策等一批高中端品牌和资本的引进,辅以文化基因的注入,这个慢生活小镇逐渐装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从农家乐到高逼格民宿孙云飞的小镇实践
孙云飞新开的民宿叫“庐居里外”。院子里一片青草碧绿,几个卡座沿溪排开,荷花盛放于池塘,远眺群山环绕,耳畔溪水淙淙。正在陪客户晒日光浴的孙云飞大汗淋漓走过来打招呼。随他走进民宿里面,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每层装修得很精致,大大的落地窗与2米8的茶台、布艺沙发相映成趣。
孙云飞说:“儿时一放暑假就会到这里玩水,那时候骑到白云源全是崎岖的山路。这么多年下来,桐庐的生态没有变样,依然是小时候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想在这儿开一间属于自己的民宿。那时正好遇到一个农户在造红砖房子,我就去问,农户说可以出租,我第二天就赶快把定金付掉了。”
那是孙云飞的第一家民宿,类似于农家乐。如今新开的“庐居里外”就完全不同了,完全是高逼格的腔调。
曾经在杭州管理过酒店,让孙云飞手上有了很多资源,现在一些小型公司会议、团建、疗养都会找到他这里。接下来他还打算把石舍村的石画融入到民宿中来,进行资源整合,帮客人规划行程安排。比如早上领着客人去白云源游玩,下午带他们体验石画,根据不同的鹅卵石形状画各种小动物,用多种业态活动来提升服务、带动人气。
品牌、资本纷纷落地小镇悄然转型升级
孙云飞的背后,是小镇管理者们殚精竭虑的谋划。
江南不乏好山水,很多地方都在打民宿休闲旅游牌。如果仍以清一色的农家乐为定位,必然做不大也走不远。因此如何引进中高端民宿品牌和资本,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经过不遗余力的持续努力,近年来,一些品牌民宿项目先后落户小镇,外婆家、上海德策等在这里投资建设了不舍、静庐澜栅、潜庐、花庐、水喜、天方夜谭等民宿,对小镇的民宿业产生强劲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小镇成立了高端民宿联盟,将已有资源与大资本对接,并做好“保姆式”服务,让大资本乐意扎根于小镇。
资本的力量已成为推动当地大众民宿发展的引擎,小镇引导当地民宿与社会资本合作,转型升级为具有特色创意的民宿。曹洪平说:“目前已有大母山区块、梅树坞区块等共计10户民宿与社会资本达成合作协议,云邻、庐居里外青龙坞店、顾锐的旅舍、白云深处、忆松树岭6户改造完成。”
当地开民宿的百姓因此尝到了甜头,几年前还是农家乐的时候,人均包三餐住一晚只能收80到100元,现在能收150到180元。曹洪平说:“当地民宿都是这儿的百姓用自家房子盖的,近年来在高端民宿的引领下,无论管理服务理念,还是硬件装修条件都有了质的飞跃,从而提升了小镇民宿整体品牌竞争力。”
丰富业态、植入文化基因推陈出新打造真正慢生活
在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小镇的管理者在丰富业态、植入文化基因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石绘、书吧、咖啡吧、禅修、瑜伽……除了餐饮和住宿,小镇通过引入各种新鲜业态,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良好体验,进而拉长民宿业相关产业链。
慢生活体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曹洪平介绍说:“目前我们引进了日本清水艺社旗袍馆、茆坪非遗体验馆、芦茨酒吧影院、Chintea(春倜)文创基地等项目,旗袍馆、非遗体验馆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完成。开发形成蓝染、花道、茶道、瑜伽、布艺、根雕、竹艺、剪纸、石绘、水墨画等20余项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品。”
而且小镇里面还要打造小镇,如石舍艺创小镇就成为了不同业态的多元聚集地,艺术涵养在此积淀下来,形成小镇民宿独有的文化特色。石舍艺创小镇今年相继开展了非遗展示体验活动、石舍水彩画展、百人旗袍秀展、《高山流水觅知音》主题读书会、金石印拓展、岩朵音乐会等10余项活动,并且每周末有固定的乡村集市,慢休闲、深度假的氛围日益显现。(文/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