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晋东南,有一个古老村落,它的名字或许不为众人所熟知,但这里的古建筑群,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就是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马村镇的大周村,是宋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
▲大周村鸟瞰(图源高平市人民政府,仅用于学习交流)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村落建筑群之一,大周现存古寺庙20余处,明清及民国时期民宅院落多达60余处,文物单位多达16个。其古建筑数量之多,保存完整与精美,在山西乃至整个中国来讲,实属罕见。201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以资圣寺、汤王庙、元帝阁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溯源
大周村历史悠久,原名“周纂镇”,该村与东周村、西周村并称“三周纂”,村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该村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建村,所以有东周、西周、大周的称谓,二是说该村得名于后周时期,据大周村武氏家谱中载:“后周时,曾遣大将杨纂以镇此地,地以人重,引以为名焉。”大周村文物古迹众多,极具特色,特别是历经宋、元、明、清后,形成了自然、独特、多元的地方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丰富,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古城堡、民宅、商院、古塔、古桥、古地道、古寺庙等古建筑群和“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乃珍贵罕见的千年古村落。
建筑格局
大周村古代不仅是交通重镇,更是军事要地。因此它的城防性十分突出。村民口传:宋代大周村驻守将领巧妙利用地形,依照五行八卦阵法进行修建,形成了独特的五行八卦布局:村东、西、南、北四处与中央阁楼成五行,分别对应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边角再加修四座城门,与城门共同组成八卦,同时每一处城门都结合了庙宇楼阁等,使得村子布局独特。
大周村的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布局和丰富的建筑类型而著称。整个村庄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既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又彰显了古代建筑的精妙之处。
具体说来:村东的城门楼有关帝庙,北门外有城庙,村西有七间阁,正南有南城阁,旁有观音阁,东北门阁内有三官庙,西北门楼外侧有大王庙,东南角门楼上塑有神像,东南百米处有一高耸入云的关帝塔,建筑年代不详。此塔共七层,塔内原有木楼梯可以上到顶部,现已损坏,可以看出此塔在整个村庄中同样起着军事防御瞭望的作用。在村边护城河的高崖处建有三皇庙,其下部为落灵庵。碑文载:“三皇庙吾村之巽地,临东来入镇之通循,实合镇一巨观也。”由于缺少相关资料,“八卦城”格局的具体建成时间已无可考,对于这种独特的村落布局,民间一直流传着“周纂镇,八卦城”的说法。
▲大周村鸟瞰(图源高平市人民政府,仅用于学习交流)
主要建筑
资圣寺
资圣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面积约2112平方米。现存观音阁、天王殿、毗卢殿、雷音殿四座殿宇。
现存毗卢殿应为北宋遗构,雷音殿为明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毗卢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设斗栱,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外为重栱计心造;里转双杪,偷心造。批竹昂,昂形耍头,横栱抹斜,补间铺作隐刻。殿内厅堂构架,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
观音阁,原为东周村正南门城楼,后城墙被毁,观音阁也被填土至地平,观其形制,应为明代建筑。观音阁作为原南城门入口,是一大组建筑群系列开端。观音阁上下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资圣寺(图源高平市人民政府,仅用于学习交流)
五虎庙
五虎庙,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95平方米。五虎庙是供奉五虎上将的庙宇。原有一进院落,山门建筑现已拆除,仅存正殿一座。正殿应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平面呈长方形,五虎庙的额枋及栱、耍头、柱础上均有精美的雕花。
汤王庙
汤王庙位于大周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51平方米。正殿为元代遗构,配殿具有明代风格。汤王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用横跨三间的大通额,并减去明间两根檐柱,使前檐仅用四柱。檐下施斗栱,形式为五铺作双下昂,琴面假昂,昂状耍头,斗栱相隔用斜栱。
在这片古老而充满韵味的土地上,大周村独特的古建筑群,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其卓越的建筑技艺与丰富的文化底蕴,生动展现了古代匠人超凡的智慧与细腻的匠心工艺。因此,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在时间的长河中永续流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