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创:超市化背后的创新与挑战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2-10 10:35:4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随着市场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以及公众对于文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创与乡村发展的结合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众多实践案例的涌现验证了这一趋势的普遍性。

  随着市场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以及公众对于文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创与乡村发展的结合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众多实践案例的涌现验证了这一趋势的普遍性。当前,已经发展出多种乡村文创模式,这些模式根据不同乡村的特色进行适配,并利用多元化的文创手段来提升其整体价值。


  乡村文创的超市化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通过将艺术融入生活,乡村文创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并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乡村文创彻底走向超市化


  乡村文创逐渐从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走向了“超市化”的发展趋势。所谓“超市化”,并非贬义,而是指乡村文创产品如同超市中的商品一般,种类丰富、易于获取且贴近大众需求。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乡村文创产品的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以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这一活动由北川富朗发起,通过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地区创作艺术作品,将当地的农田、山林等自然环境与艺术巧妙融合。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能够欣赏到各种精美的艺术装置,还能参与其中,体验艺术的魅力。这种将艺术与乡村生活紧密结合的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也推动了乡村文创产品的发展。如今,越后妻有地区已经成为了日本乃至世界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其文创产品也深受游客喜爱。


  可以说,乡村文创的“超市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乡村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艺制品,而是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形式。例如,一些乡村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自己的文创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将其销售到全国各地。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参与到乡村文创的开发中来,为乡村文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文创“超市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商业化开发乡村文创产品,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还有一些地方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技术,难以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文创产品。因此,在推动乡村文创“超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精髓,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乡村文创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艺术振兴乡村


  艺术作为一种对物质资源依赖较小的创新方式,无论是废弃的仓库、老旧的工厂还是衰败的街区,都能通过艺术的形式和改造焕然一新。


  对于那些资源并不丰富,尤其是缺乏独特旅游资源的乡村来说,利用艺术激发其活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


  1、涂鸦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视觉艺术,起源于美国的街头文化。艺术家们在墙壁上创作壁画,将原本平凡的街区装点得既美观又充满创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种文创形式也被应用于乡村,催生了许多“壁画村”。


  乡村文创正在经历一种超市化的转型,这种趋势在许多地方都得到了体现。通过将传统艺术形式如壁画和雕塑融入到现代商业环境中,乡村文创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魅力,还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性。


  2、壁画


  壁画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在乡村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画布,而是选择墙壁、小径和台阶作为他们的“画布”,将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3、雕塑


  雕塑是另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立体的形象和丰富的交互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与绘画相比,雕塑更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震撼。在乡村文创的超市化过程中,雕塑成为了连接消费者与文化的重要媒介,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产生更深的情感联系。


  4、田园艺术


  可以说麦田艺术、稻田艺术等田园艺术是最契合乡村发展的艺术形式,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村庄通过创作麦田画、麦田怪圈等作品吸引来大量海内外游客,助力乡村发展。


  麦田怪圈最早发现于英国,它们出现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由某种“神秘力量”压平农作物形成的几何图案。其中许多麦田怪圈实际上是人为制造的。在英国,经常出现麦田怪圈的地方已成为热门旅游点,每年为当地带来数亿美元的收入。在中国广西,许多乡村在稻田上创作画作,展示出壮观、多彩的稻田画作品。


  充满乡土特色的麦田与稻田,神秘的麦田怪圈,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的麦田画和稻田画,这些都为乡村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乡村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本身浓厚的乡土气息。充分利用乡村自身的农业资源,通过一些创意性的改变来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二、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的文创模式最初于1979年由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先生提出,这种模式更侧重于乡村产品开发的发展策略。推行“一村一品”意味着一个地方专注于发展一种产品或产业,通过集中资源和力量,深入挖掘并扩展某一产品或产业的潜力。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一村一品的模式,可以有效减少行业内部竞争,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这一模式在日本取得了最佳成效。以马路村为例,它通过“一村一品”实现了经济的飞跃。起初,马路村只是一个人口仅千人的小村庄,但通过对村庄特色产品——柚子的深度开发、包装和打造,最终成为了知名的富裕村,创造了年收入超两亿人民币的佳绩。



  三、特色节庆


  特色节庆是一种对本地文化、民俗、特色的集中性展现,这种文创模式非常适合本土文化浓厚的乡村运用。节庆活动的持续时间短、影响力大、感染力强,并且可以让游客有很深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能够一举引爆乡村的文旅市场。就目前的一些知名的节庆活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音乐节


  音乐节也有很多类型,它们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位音乐家而举办;有的是为了弘扬一种艺术形式而举办;有的为了发扬民族音乐;还有的音乐节包含多种艺术项目。对不同的乡村来说,并不是每一种音乐节都可以助力自身的发展,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和实际情况的模式才能对乡村的发展有所助益,否则,不过是大家一起看个热闹罢了。


  比如,当乡村的目标定位是年轻人时,选择音乐节这种文创模式来激活乡村就需要选择受年轻人青睐的音乐形式,如电音节、流行音乐节等。例如,比利时的小镇Boom通过举办电音节,成为了年轻人们的狂欢胜地,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的电音爱好者聚集于此,这个小镇也因此而闻名世界。


  2、艺术节


  以艺术节激活乡村有着大量的例子,比如日本的濑户内海艺术祭就是一个以举办艺术节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艺术家的介入是否能重振地方,尽快解决乡村经济滞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濑户内诸岛用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来验证并最终给出肯定的答案。


  当然,乡村最原本的特色还是需要得到尊重的,这里毕竟不是艺术家的画布和个人秀场。在艺术介入的同时,还需要和乡村与当地村民和解、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让他们也加入创作,让艺术真正和乡村融为一体。


  在濑户内海,艺术家在对江户时代遗留房屋的改造过程中,唤醒了村民的本土记忆,同时让村民重拾了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来。当文创模式完成到这种程度,就说明这种方式已经完全融入到乡村之中,成为了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游客看来,也会更加自然、完整,更具吸引力。


  3、戏剧节


  说到戏剧节,我们最开始想到的可能就是乌镇了。这个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镇史的地方,文化底蕴浓厚,其独特的“旅游景区+节庆”的模式更是让其在一众节庆营销、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创活动开始从一种文化现象转变为一种商业模式,它们不再仅仅是为了展示地方特色或传统艺术,而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这种转变导致了乡村文创活动的超市化趋势——即它们变得越来越像超市里的商品,标准化、批量生产和销售。虽然这种做法可能提高了某些地方的经济收入,但它也可能导致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到青岛国际啤酒节,从南到北,全国各个省市都在推出规模大小不一的节庆营销。但是鲜少有将景区旅游和戏剧节活动结合的如此完美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单一个节庆活动是无法在长远上帮助乡村发展的,只有发展好乡村自身的文旅产业,有一个像旅游景区那样完整的服务体系,再由像知名戏剧节这样的节庆活动引爆,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效果。


  4、农业节


  农业节应该是最符合乡村气质的节庆活动,这是一种通过创意策划来展现乡村特色农产品的节庆文化活动,以短期聚集效应提升整个乡村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比如昌平草莓节、安吉白茶节、法国柠檬节、浙江平湖西瓜灯节等等。


  通过热闹的节庆活动,开展行业论坛、产品推介、参观体验、娱乐项目、销售促销等一系列活动,对乡村的特色产品和品牌进行塑造、宣传和提升。举办农业节庆活动除了能够在活动期间获得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长久来看,也能对乡村的经济有所促进。



  四、文创主题村落


  文创主题村落这一模式是所有乡村文创模式当中产业整合最完整、对乡村发展赋能最全面的模式。这种乡村都是以一个核心IP形象为基础,运用在乡村的餐饮、住宿、交通、消费、休闲娱乐、乡村旅游等方面,给游客提供一个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像台湾的妖怪村、马耳他的大力水手村、日本的柯南小镇等,都是以IP主题闻名世界的文创主题村落。在这些村落中,你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触目可及的地方都有着你喜欢的IP形象,所有的游玩项目都和这个IP有关,甚至是食物、旅游商品等。如果村庄选择融合的是一个有着庞大受众的IP,且表现手法过硬,想必村庄未来的知名度和经济收益是不用愁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创正逐步走向超市化。这种趋势表现为将各种乡村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和销售,类似于超市的商品陈列方式。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地体验到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从手工艺品到特色美食,从传统节庆到现代娱乐项目。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便利性,也为乡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它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保护,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并了解乡村的独特魅力。


  乡村文创模式千千万,哪一种都能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随意选择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你需要明确地了解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创模式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此外,你还需要选择专业的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以文创赋能乡村产业,才能实现乡村振兴。那么,说了这么多的乡村文创模式,你更倾向哪一种呢?


 
标签: 乡村 文创

本文标题: 乡村文创:超市化背后的创新与挑战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85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