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华林寺大殿——长江以南古老的木构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2-17 10:36:44  来源:万图路
核心提示:华林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屏山南麓,仅存的大殿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堪称木构建筑“活化石”。如果你在福州只能参观一处古建筑,那么非这里莫属~

  年代: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国保: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屏山南麓,仅存的大殿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堪称木构建筑“活化石”。如果你在福州只能参观一处古建筑,那么非这里莫属~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福州郡守鲍修让为求佛祖保佑,拆卸了闽王宫殿,利用所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建了一座“越山吉祥禅院”,属于禅宗佛寺(此时福州尚属吴越国,所以华林寺大殿也可以说建于五代十国末期)。明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御赐匾额“华林寺”,沿用至今。


  现在的华林寺只保存有一座大殿,大殿的梭柱、丁头拱都是早期建筑的特点,最出名的就是其用材硕大——面宽仅三间,大用材规格却超过了宋《营造法式》规定的最高等级规格,构件硕大,柱径、驼峰等构件尺度位居国内第一位;


图源福州政协|华林寺大殿


  大殿铺作层高达3.57米,超过檐柱高度的三分之二,气势雄浑庄严;大殿四檐及内柱头上均施斗拱,大殿“足材”高度0.45米,为全国宋构之最;大殿有18根木柱,木柱之粗壮比起五台山南禅寺还略胜一筹,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采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钉子。


  除了用材硕大之外,其建筑风格在全国宋代木构中独具一格,保留唐五代特征,很多手法是没有记载的孤例,有显著闽越地方特色,比如:梁架不用叉手或托脚,完全以梁上叠斗再置梁枋相叠而成,这种做法普遍见于福建、广东地区(潮州开元寺有十多层叠斗);


图源鼓楼区博物馆|大殿内部


  大殿的大柱全为梭形柱,即上下直径小、中间直径大,在梭柱上面装饰有肥硕的月梁,呈圆形断面,与北方近似方形的断面完全不同。这种木柱风格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已不多见;


  大殿的昂很长,从檐口直伸入内柱,被压在大梁之下,达到力学平衡;歇山顶的“厦两头”出际,形成独立的一缝屋架,因此在殿内抬头张望,可以看到次间的屋架依偎在明间栋架旁边;


  还有前檐柱连续多跳的偷心造斗拱,这种做法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不仅影响了后世闽地的民居建筑,日本镰仓时期的“大佛样”建筑风格也深受其影响。12世纪日本名僧俊乘坊重源专程来参观了福建各地寺庙的建筑手法和风格,如今奈良东大寺大佛殿的很多建筑细节都与华林寺建筑十分相似,华林寺大殿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佐证。


 

本文标题: 福州华林寺大殿——长江以南古老的木构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85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