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观三清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当时它是一处占地达24亩的庞大建筑群,是莆田第一座道观;后来重修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再次重修,如今的规模虽已大大缩小,但仍是福建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建筑群,被誉为“江南古建之花”。
图源福建文旅|元妙观三清殿
三清殿是元妙观的主殿,供奉的自然是道教的三清上神,重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其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也许你会觉得大殿的外观不像是宋构,这是因为只有中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核心部分才是宋代原构,外围一周是明清时增修扩建的副阶。
图源福建文旅|元妙观三清殿内部
图源福建文旅|元妙观三清殿
三清殿是典型的官样道观,重檐歇山顶结构,全部结构严谨。殿内20根柱子柱头微具卷杀,柱础为莲花覆盆形,两柱之间只施阑额,不用普柏枋;斗拱用材宏大,斗底作皿板形,拱偷心造;补间铺作前后檐各一朵,斗拱和椽檩之间有彩绘的道教图案,整座殿堂保存有浓郁的宋代建筑风格。
殿内现存有十块石刻,比如宋孝宗《赐少傅陈俊卿札碑》、陈俊卿谢恩表文碑、宋王禹撰《陈仁璧墓碑》、方昭书撰《祥应庙记碑》等等,其中最珍贵的是宋徽宗赵佶手书的瘦金体《神霄玉清万寿宫碑》,这块碑当时是颁布给全国、州道观立石的全国现存的三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