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巢湖市东北部的柘皋镇,是颇有名望的古镇,它曾以“矤叴”(shè qiú)之名刻记楚简,并以“橐(tuó)皋”之名载入《春秋》,距今已有3000多年前史。镇上有城里岗遗址、北闸老街、李鸿章当铺等前史遗址,有孔子晒书墩、听书港、两小孩辩日、峏山白龙洞等人文典故和传说故事,有距今640年前史的过太平桥、夏至节等特征风俗文明活动……一边流动着柘皋河一边矗立着北闸街古名“橐皋”中,“橐”意为口小肚子大的口袋,“皋”意为水边上的高地,听说柘皋本来就在古巢湖岸边,其北背浮槎,南临巢湖,石梁河(柘皋河)贯穿其中,前史上为吴楚之冲,战略位置十分主要。
据史书记载,西周前期,群舒的一支在此树立宗国,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周敬王三十别墅设计方案效果图属九江郡。东汉入逡遒县(今肥东梁园)。唐置橐皋镇,属巢县。南宋时称柘皋,沿用至今。
公元1141年,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役中的主要战役之一发作在这里,史称“柘皋大捷”。在南宋爱国将领刘琦等人的领导下,南宋军积极防护、以逸待劳,挑选有利的机遇和地势打击敌人,变被动为主动,总算以劣势的兵力打败了敌人,使嚣张一时的女真贵族不得不放弃军事降服南宋的野心,安稳了宋金坚持的局面。
流动至今的柘皋河连巢湖通长江,可终年通航,是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翟大鹏的家就在河的东岸。四进的房子,格局规整,是翟大鹏家的老人在解放前期从别人手上购得的,穿过青苔累累的院子和缀满老照片的老宅往东就是距今已有400余年的柘皋北闸老街,是皖中区域维护最好的一条古街。
北闸老街两头都是清一色的明末清初修建,墙面上“胡德成号”、“一大字号”等老字号仿佛诉说着古镇从前的热烈与富贵。石板街路面、青瓦房顶、青砖垒砌的马头墙,古拙而沉静。走到李鸿章当铺门前,一位同乡脚踩自行车通过,看到记者拿着相机拍当铺的大门,大声说:“这但是李鸿章当年开的当铺!”说完便一溜烟地骑走了。
老街上存研讨晚清金融业的主要遗址李鸿章当铺是老街上最显眼的修建,有着近150年的前史,是专家专家研讨晚清金融业开展的主要前史遗址。柘皋镇文明办主任柳迎春通知记者,2015年,巢湖市出资200多万元修正了李鸿章当铺1300平方米的前四进,目前,正准备在当铺里建立一座乡贤馆,保藏和展现巢湖籍人士以及关怀本地文明建设的仁人志士各类体裁着作,丰厚老街的文明内在,让老街变成衔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纽带,构成一道共同的文明风景线。
在柘皋人心中,除了柘皋河、北闸街,还有一座跨过近千年的古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就是玉兰桥,现在也叫做柘皋桥。玉兰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1972年改建时,开挖桥墩发现石碑上载有“洪武二年建”的记载。
柳迎春说,相传这座桥和朱元璋有着不解渊源,“朱元璋起义时,遭受元兵追杀,逃到柘皋河边,进退不得。就在危殆万分的时间,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条小舟,轻点竹篙,将朱元璋送过河去。后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罹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后人觉得‘罹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
传承多年的风俗活动为古镇更添魅力如果说柘皋河、北闸街、玉兰桥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画卷,那么古镇柘皋传承多年的特征风俗活动——夏至节,则是这幅画卷上撩人的焰火气味。
坐落巢湖市北部区域的柘皋、夏阁、苏湾、栏杆集镇等区域,老百姓有过“夏至节”的风俗。“此刻,小麦、大麦上台,油菜入仓,蚕豆、豌豆老练。曩昔,每当夏至家家户户都会制造油炸食物,如油炸南瓜花、蚕豆、花生饼、韭菜饼等。”柳迎春说道。
柘皋早茶文明也由此构成。鸡蛋锅贴、炒面皮、三鲜锅巴和凉拌干丝等特征早点,让来客大饱口福。现在,为了进一步传承风俗文明,每年夏至当日,柘皋都举行隆重的夏至节庆活动,有柘皋早茶会、“祭拜耕牛”仪式、“夏至节”文艺演出等活动,让本地大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过个丰厚的“文明节”。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