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呈现八大变化,苏浙鲁占比最多!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8-07 13:07:06
核心提示:  住建部近日公示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包括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等276个镇入选。据中经小文了解,在对第二批特色小镇进行
  住建部近日公示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包括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等276个镇入选。据中经小文了解,在对第二批特色小镇进行申报及评选的过程中,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发展特色小镇的风向有所改变。本次全国特色小镇与去年相比呈现出了八大变化

  1、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示苏浙鲁最多

  7月27日,住建部网站发布《关于拟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公示》,拟认定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等276个镇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地区分布

  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

  第二批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最多,均达到了15个,其次是广东省有14个,四川省13个,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分别拥有11个,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各10个,福建省、山西省、辽宁省、陕西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各有9个,江西、黑龙江、河北三省各有8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个,吉林省以及上海市各为6个,甘肃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5个,青海省、北京市各4个,天津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各3个。

timg (2)
 

  2、全国特色小镇呈现八大变化

  根据两批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的相关文件,中经小文发现,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呈现出八大变化:

  申报数量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2016年通知》),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各省(区、市)共推荐了159个,最终127个小镇入选;而根据《第二批推荐通知》,各省(区、市)共推荐了300个,最终276个小镇入选。第二次推荐的名额比第一次多了141个,入选名额则多了147个。

  对此,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余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第一批和今年第二批共同点是都比分配的推荐名额有所减少,也就是说刷掉一部分不符合条件的镇。

  严防房地产化倾向

  根据《2016年通知》,《小城镇基本信息表》要求申报用地情况;而《第二批推荐通知》中删掉了这个要求。但是,《第二批推荐通知》明确提出,“对存在以房地产为单一产业,镇规划未达到有关要求、脱离实际,盲目立项、盲目建设,政府大包大揽或过度举债,打着特色小镇名义搞圈地开发,项目或设施建设规模过大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建制镇不得推荐。”这表明,第二批特色小镇申报严防房地产化倾向。

  更重视文化建设

  《第二批推荐通知》中,《特色小镇推荐信息表》增加了“2015年至2017年1季度举办的文化活动”,并对参加人次、活动级别等内容作出要求。这表明,住建部明确并提高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内容要求。

  对基础设施要求相应降低

  与《2016年通知》中,第一批特色小镇申报时须填写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不同,《第二批推荐通知》中并没有专门提及学校及医院的信息。有专家认为,这表明暂时发展缓慢的“潜力镇”有望成为特色小镇的一员。

  量化环境情况数据

  《第二批推荐通知》中明确了绿化覆盖率,这与《2016年通知》中要求填写“街头小公园、绿地(处)”相比,更加量化。

  注重多样化

  据中经小文了解,从功能类型的占比来看,首批特色小镇在功能类型的分布上有些不够均匀,基于旅游发展型的特色小镇明显居多,其次为历史文化型。而《第二批申报通知》明确提出,“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推荐比例不超过1/3。”

  对此,余池明表示,此次评选重点突出对产业、规划和建设的要求。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副主任张杨则表示,从此次第二批特色小镇拟公布名单来看,新一批的特色小镇的评审标准呈现出新的风向,例如突出了产业为基。

  更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批申报通知》中将“创新措施和取得成效”单独列出,并用“体制机制创新”取代了《2016年通知》中“社会管理”项目。

  评审增加现场答辩环节

  根据《第二批申报通知》中“推荐程序”部分规定,“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将以现场答辩形式审查推荐的特色小镇,会同财政等部门认定并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现场答辩的有关安排另行通知。”而根据《2016年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财政部农业司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上报的候选特色小镇进行复核,并现场抽查,认定公布特色小镇名单。”

  7月21日至23日,连续三天,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300多个候选小镇,共计100多个区县书记、100多个区县长、300多个镇长来到现场答辩。中经小文认为,通过公开答辩的形式,特色小镇的评选也将更加公开、合理。

timg (3)

  3、文化IP成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加分项

  随着特色小镇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下一步,特色小镇比拼的将是小镇IP。评定更看重特色小镇是否有历史文化积淀,是否有成型的小镇IP,这一点,在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示名单中尤其明显。比如: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所在地)、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沟帮子镇(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等。

  而其中,又以旅游和历史文化IP居多。比如: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镇、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黄果树镇、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等。

  随着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竞争的加剧,有着名人IP的特色小镇也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新业态之一。此次名单中,便有: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孔子故里)、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五夫镇(朱熹故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镇、河池市宜州市刘三姐镇、汉中市勉县武侯镇等名人特色小镇入选。

  在今年的入选名单中,有着红色文化IP的黔南州瓮安县猴场镇(长征猴场会议)、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四方面军长征漫川关战役)也均入选。未来,可以想见,红色历史文化的特色小镇将进一步涌现。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旅游发展委员会会长、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关键在打好IP牌。而拥有良好的小镇IP,也成为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加分项。

  4、特色文化小镇打造应“文火慢炖”

  文化已经成为各类特色小镇不可或缺的要素。一直以来,特色小镇建设都有文化方面的要求。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2017年7月,住建部发布通知,要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地方也都表示,“文化”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超过了三分之二。

  那么,如何打造富有文化IP的特色小镇呢?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冯奎表示:“关于特色文化小镇,在概念上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一是以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基础;二是文化产业相对比较发达;三是文化与小镇深度融合。”

  冯奎认为,与其他特色小镇不同,特色文化小镇要有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文化立业”;二是“文化塑镇”;三是“文化成景”;四是“文化育人”;五是“文旅融合”;六是“文化聚神”;把这些问题处理好,是建设特色文化小镇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研究员林家彬则表示,特色文化小镇的打造应该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需要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历史和资源的传统,找到闪光点,潜移默化地进行改造,整个过程需要耐心、细致的动员,与当地居民共同学习和成长。

  当前,在一些依托本地文化建设特色小镇的案例中,也出现了一些低端化、庸俗化的现象,将一些价值导向存疑的遗存当作资源。因此,冯奎认为,建设文化特色小镇,还要注意政策和正能量文化价值观的引领性。(文/网络)

 

本文标题: 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呈现八大变化,苏浙鲁占比最多!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72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