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是安徽省南部黟县东南西递镇的一个村庄,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镇旧称西溪、西川,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之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过道,设有“铺递所”而改称西递。
北宋庆历七年,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铺,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
明万历六年,建胡文光刺史牌楼。
清咸丰同治年间,因战乱,全村1700多幢房子被烧过半。
1956年2月,撤区并乡,设东源乡。
1961年4月,恢复黟县建制,改成东源公社。
1983年至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改回东源乡。
1998年,东源乡更名西递镇。
关于西递的祖先,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相传唐朝天佑年间,唐昭宗李晔在迁都洛阳的途中得一皇子,彼时唐皇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昭宗为保全幼子,便将他托付给贴身护卫让他抱回家乡婺源。为躲避追杀和战乱,皇子改李姓为胡,名昌翼,隐居乡野之间。到了北宋末年,胡昌翼第五代孙胡士良在去往金陵的途中经过西递,见这里“背山面水,东水西流”,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便举家从婺源迁到西递,从此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西递村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采用抬梁或穿斗的人字形坡顶,外墙围护结构,采用山墙隔离。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村中有保护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时光遗留下来的不完美让这些建筑蒙上了别样的艺术光晕。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三雕精湛多姿,各有寓意。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在自然风光方面,西递确实不具备宏村得天独厚的条件。宏村处于一块很开阔的平地之中,村子背后北面有一条较高的山岭;村子正面有南湖,南面更远处有一批较低的小丘。总而言之,背山面水,视野开阔,无论从观景的角度,还是从居住的角度,都是上佳的选择。
特别是在南湖的南岸向北望,湖面不仅有白墙黛瓦的民居倒影,远处的山岭也映在水中,形成天然的图画,所以吸引了无数的游人。相比之下,西递的自然条件就差远了。西递村处于一个狭长的山谷之中,两边都是低矮的山岭,没什么气势,离村子又近,有一种压迫感。
村口的明经湖也不如宏村的南湖,似乎是近年来才开挖的,面积也小。而且,山岭与村子、湖面的关系有如“品”字形,山岭如同上边的“口”字,村子、湖面是下边的两个“口”。这样一来,村子与山岭的倒影几乎不能同时出现在水中,令审美价值大打折扣。
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西递也有一些优势,比如说,村子南边的山坡上有一座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村庄。由于在南面,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都能利用柔和的侧光,利于拍摄。另外,西递的古民居保护得比宏村好,对外开放的有二十多座,宏村却不超过十座。
明清时代,宏村住的大都是盐商,西递则以出读书人而著称。这一点甚至影响到了现在,当前两个村子的风格差异十分明显。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还有那高耸的马头墙。闭上眼睛深呼吸,亲近自然,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仿佛都已经被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