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民宿”概念越来越火,记者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也受邀请参观了很多很多的“民宿”,在头脑中留下各种印象。
印象之一是民宿这种新业态充分释放了经营者的创意,让广阔农村大有作为,成为知识青年向往的地方,成为游客谈论和关注的业态。像有的在乡村本已废弃的石头房子基础上改造的民宿,还有在本已“空心化”的村子的宅基地上建起的民宿……这些民宿创意出新,体验不错,让游客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待乡村之美,带来不同的居住、旅行体验。
在民宿业、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得注意一些不太好的倾向:一是以贵为骄,一些经营者动辄打出几千元每晚的要价,噱头是有了,对消费者而言,体验度、性价比如何?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是落差较大,长远看经营将难以为继;还有一种情况是,投资者携资本入驻,将一些高大上的设计,“低奢”硬件搬入乡村,硬生生把乡村民宿搞成了星级酒店或集体公寓。在国内某些地方,出现了上百个房间的民宿项目,以及单体造价超过500万的所谓“民宿”,违背了民宿的本意。
在市场不断扩大的今天,游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民宿?
其实,城市人向往乡村,无非是着迷于乡村的空气、河流、风景以及风土人情、农副产物。城市人想要远离钢筋混凝土和电子设备,想要回归慢节奏、轻松惬意的生活。这时候,民宿真正能给现代人带来的最重要体验,无非是一种“回归”情怀,在忙碌之余回归田园,回归内心。
对民宿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可以避免让“伪民宿”毁掉游客和投资者的情怀。在行业标准愈发规范时,乡村农家以自己的能力接待游客,最终的目的是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住进乡村里冷冰冰的酒店。(文/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