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业个性化发展成趋势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9-12 11:01:50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者对出行住宿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者对出行住宿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尽管旅游民宿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从出现之日起便一直处在灰色地带,缺少行业相关标准,也没有具体的监管范围。为了规范民宿发展,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强调民宿经营场地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同意;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当地政府要求的相关证照,并满足公安机关治安消防相关要求。民宿单幢建筑客房数量应不超过14间(套)。此外,民宿从业人员还应经过卫生培训和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业内人士表示,该《标准》是国家旅游局出台的国内首个旅游民宿行业标准,从民宿的定义、评价原则、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及等级划分条件等方面对我国民宿行业发展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还注意到,行业标准将民宿划分为两种等级,分别为金宿级、银宿级。金宿级为高等级,银宿级为普通等级。等级越高表示接待设施与服务品质越高。


  何为民宿

  业内人士介绍,民宿从英国的家庭式招待而来,意即“宿在民居”,民宅、休闲中心、农庄、农舍、牧场等都可以归纳成民宿。主要有三大类:以普通农家乐为基础的乡村民宿,以福建鼓浪屿为代表的城市民宿,还有像云南大理等古城镇旅游带发展起来的特色民宿。

  据记者了解,之前不同地区对民宿的定义各不相同。比如北京对民宿的定义是:民宿是指城乡居民利用自己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住宅,结合当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以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的经营场所。而上海的定义则是:特色民宿以乡村宅基地住宅为经营场所,是介于传统“农家乐”与旅馆业之间并具有特色文化体验的住宿餐饮业新型业态。除了定义不同外,各地对经营房间数量、楼层、面积等方面也是有标准的。

  对此,《标准》做了统一规定,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由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客栈、庄园、宅院、驿站、山庄等。其中,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

  记者发现,《标准》强调的是“民宿主人参与接待”,而非以家庭副业的方式来经营,这与行业内平常理解的概念应该说是有一定区别的。

  “民宿一词的重点不在宿,而在民。它是有故事的,是在体验一种文化。”小猪短租副总裁潘采夫这样理解民宿。

timg (2)

  迅猛发展

  如今,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一项有特色的活动和美食,甚至是不同的气候,都可以成为吸引人们进行游玩体验的理由,因此很多人会选择享受异地度假休闲生活。

  而新鲜的空气、自己耕种收获新鲜的瓜果蔬菜,恰恰是城市人向往的生活,交通出行方式的发展更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游,人们希望通过轻旅游、微度假,在时间成本不高的前提下获得精致的消费体验,以民宿为代表的新型旅游度假产品因此而迅速爆发。

  据《2016-2017中国客栈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大陆客栈民宿仅有30231家;截至2015年末,根据权威数据调查,这个数字已经变为42658家。到了2016年末,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53852家。短短两年时间,我国客栈民宿数量涨幅近78%。

  民宿作为新型非标准住宿业态的经济形式,凭借着“本地文化”“艺术设计”“独特体验”等标签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

  “自由行客人的增多,民宿走近人们视线中,很多人发现只要花不到豪华酒店1/3的价格,就可以入住一间不错的民宿。”聚伙时光国际旅行社国旅事业部总经理郑瑞轩跟《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而且很多民宿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交通都很方便。”

  “民宿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传统酒店发展起来,正是满足了消费者‘多人’、‘多天’和‘个性化’的需求。”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相比酒店一间房只能住两人的情况,民宿能够满足多人共同出游的住宿需求;民宿通常都配备有厨房、冰箱、洗衣机等生活设施,能够提供短时期像家一样的生活体验;个性化主要是指民宿主人对于房间的特殊布置,通常都具有本地的文化特色,是住酒店所不能感受到的。“其实民宿与传统酒店是互补的关系。”

  民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记者梳理发现,民宿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缺乏、平台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房源较为分散与特色化不足、房屋与游客的安全问题、客源市场认知偏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均有待解决和改善。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标准》实施后,民宿将如何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天人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志刚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民宿的发展是市场客观的要求,是近年才规模化发展的新生事物,需要社会各界的呵护,从文化氛围、制度设计上给予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民宿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民宿有不同类型,有自营的,也有代理的,还有委托公司代为经营的,不同类型民宿管理水平可能有较大差异,且同类民宿也有可能良莠不齐。”

  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民宿发展一方面是触碰到了政策和法律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则是设计定位同质化趋势所带来的利润空间狭窄。民宿在大量迅速发展的同时,可能会逐渐丧失其个性化,丧失个性化的结果是产品入门快、生命周期短,很快就会到成熟期,然后逐渐走向衰退期。

  业内普遍认为,民宿行业在信用体系、市场培育、品牌传播、服务体验等多方面均有待提升。杨志勇告诉记者,“行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行业中的不良问题,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些民宿连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标准来解决问题,但相当一部分民宿却无法做到,这里亟待制定一些标准,让旅游者消除疑虑,住得放心,住得省心,让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此次《标准》的出台正是对民宿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国内民宿于2014至2015年间迅速兴起,尤其是在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五位一体顶层战略设计,把生态建设、乡土文明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郑瑞轩告诉记者,“出自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会议文件的一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几乎精准地概括了民宿产品的全部精神内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民宿要从之前的参差不齐的管理标准走向规范化,是对旅游者和经营者双方的一种保护。”

timg (1)

  个性化是趋势

  事实上,我国不少地方的民宿都与著名景区相伴而生,也在改变着以景区作为主导的传统旅游消费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不论是自然风光类还是人文风光类的景点,都有很多与当地特色结合的民宿,这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民宿开发经营的主要模式。民宿与景点融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与消费深度,改变了传统“酒店+景区”的消费模式。

  特色民宿融合当地文化和风光确实会给游客更好的体验。《2017年上半年民宿旅游报告》显示,在被问及为何选择民宿作为休闲住宿落脚点时,有64%的消费者将“民宿具有地方特色”作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尊重行业特点,尊重市场规律。民宿行业要做强,就要根据旅游者的个性,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获得自身存在的空间。”杨志勇说。

  郑瑞轩也认为,满足客户需求是最重要的:“首先,一家民宿要清楚客人需要的是什么,从客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客人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才是第一位。其次,虽然民宿有别于传统酒店,但是也要突出自身优势及特色,有助于在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并且与各旅行机构进行合作,互相推广,联合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客观上看,文化与情怀并不是民宿的最终归宿,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民宿的发展仍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只有牢牢把握民宿日益走红所折射出的民众休闲娱乐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并进一步与互联网思维融合,才能走出一条文化艺术传播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文/中国产经新闻)
 

本文标题: 民宿业个性化发展成趋势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95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