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风流人物——从书画里看苏轼的“朋友圈”
    千古风流人物——从书画里看苏轼的“朋友圈”
    • 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 中国古代兵器大全:十八般兵器的详解和大图
    中国古代兵器大全:十八般兵器的详解和大图
    •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始见于元曲。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水浒传》第二回:…
  •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 “叉手”一词常见于早期的汉译佛典,大体解释为“两手交叉”或“手指交叉”。台湾语言学家竺家宁说过早期佛经中的“叉手”有两手交叉之意。《说文解字·又部》中写道:“叉,手指相错也。从又,…
  • 成语迷惑大赏——十个不像成语的成语
    成语迷惑大赏——十个不像成语的成语
    • “喝西北风”“加减乘除”是成语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经”的成语,不仅迷惑了网友还“骗到了”央视主持人。一起来看看那些不像成语的成语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吧。
  • 古代科举考试 揭秘古人是怎么考试的
    古代科举考试 揭秘古人是怎么考试的
    • 自古以来,不论哪个朝代,对于人才都是大力培养重视的。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科举制度所流传下来的…
  • 客家匾额——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匾额——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 匾额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装饰物,一般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亦常见于厅堂之上,或见于亭台水榭,功能不尽相同,反映了建筑的名称和性质,是人们用来表达喜好、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形式…
  • 打马球为何在唐宋元是兴盛一时的活动,在明朝却走向衰落
    打马球为何在唐宋元是兴盛一时的活动,在明朝却走向衰落
    • 在中国最繁荣的三个朝代唐宋元,有一种名叫“马球”的马上曲棍球运动风靡一时。唐朝,十八位皇帝都是马球狂热粉丝。宋朝,《宋史·礼志》载:“打球本军戏”。元朝,打马球作为一种日常活动…
  • 左江右湖,龙飞凤舞——这里是“古杭州政治中心遗址群落”
    左江右湖,龙飞凤舞——这里是“古杭州政治中心遗址群落”
    • 继良渚申遗成功之后,杭州市对南宋皇城和钱塘江古海塘的综合保护与利用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与之相关的规划与培训,正在展开。杭州,不仅有西湖,还有龙飞凤舞的群山;杭州,岂止是南宋,还有…
  • 浅谈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素慎新开流文化与茶啊冲时期。自1635年皇太极定名“满洲族”至今也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满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
  • 故宫600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
    故宫600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
    • 对于几个世纪前的外国人来说,进入古老的东方帝国——中国的宫廷甚至面见皇帝,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到中国,就将此作为自己最大的目标。在中国生活了接近二十年后,…
  • 叶落惊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立秋
    叶落惊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立秋
    • 今日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1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 古代瓷器纹饰的寓意你知道吗?
    古代瓷器纹饰的寓意你知道吗?
    • 早在新石器时代,图案花纹就被运用在了陶瓷的装饰上,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在陶瓷上装饰了许许多多的图案花纹,以体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在这些图案中不仅体现了劳…
  • 湖北“皮影王”: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湖北“皮影王”: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 1949年生于“湖北皮影艺术之乡”孝感市云梦县的秦礼刚是国际木偶联会会员、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78年开始从事皮影艺术事业。此后,他每年表演364场,累计演出15000余场,被戏迷们称为…
  • 专家带您读懂中国文物保护原则的演变与发展
    专家带您读懂中国文物保护原则的演变与发展
    • 在我国早期的文物保护法规中,提到了文物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保存现状,二是恢复原状。对于古建筑而言,恢复原状在我国很受重视,在日本、韩国也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东…
  • 细说客家姓氏文化与门楣精神
    细说客家姓氏文化与门楣精神
    • 门匾起源于汉魏时期的“门第阀阅”,本是达官显贵用来标榜门户的功状,东晋以后,却被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带到南方,演变为一种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历经千百年,…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