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绳记事”到“屋瓦”,古代建筑的营造方式有哪些?
    从“结绳记事”到“屋瓦”,古代建筑的营造方式有哪些?
    • 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和营造方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夏朝开始出现“屋瓦”和“屋梁”,再到商周时期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建筑形式——“屋顶”。
  • 北京的地名:“一”到“万”,一个数都没落下~
    北京的地名:从“一”到“万”,一个数都没落下~
    • 地名,是咱北京城的特色之一。像什么一亩园,二里沟,三间房、四道口,五里店,六里桥,七里庄,八大处,九道湾,十字坡,百望山,千福巷,万泉寺……您就听那公交车报站吧,从“一”到“万…
  • 西方走来的圣像尊容——北朝壁画艺术
    从西方走来的圣像尊容——北朝壁画艺术
    • 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北朝壁画,堪称古代绘画中的精品,它们不仅具有构图、线描、色彩等方面均衡、调和的形式美,而且使所在的洞窟有着明显的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
  • 认识中国古建筑,古建的基本名词开始~
    认识中国古建筑,从古建的基本名词开始~
    •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遗产中极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我们的先辈智慧与勤劳创造的结晶,是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当代艺术或我们工作和生活场所的当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在不同的…
  • 故宫太和殿:楠木何而来?
    故宫太和殿:楠木从何而来?
    • 如今,很多人走进故宫博物院,依然会被紫禁城中华美、大气的古建筑震撼,其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工匠们的无数心血。
  • 水陆法会看地藏菩萨信仰的中国化
    从水陆法会看地藏菩萨信仰的中国化
    • 地藏菩萨文化产生于印度,但地藏菩萨在印度并未受到普遍的崇奉,因此,在印度并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地藏菩萨信仰。
  • 中医的角度看数字1-10
    从中医的角度看数字1-10
    • 我们如果用术数发现数字的阴阳属性的时候(术数一般都是在一到十之内),所以术数的变化都是在10个数字之内。
  • “玉琮王”看灿烂的良渚文化
    从“玉琮王”看灿烂的良渚文化
    • 此玉琮的高度为8.9厘米,直径约17厘米,重6500克。在众多的同类玉器中,它的尺寸、重量和精美程度均居首位,因此被誉为“琮王”!
  • 古代女医何而来?
    古代女医从何而来?
    • 在“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的传统社会,抛头露面为人诊病的医生一般是男性。由于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和外出从事医务工作的不便,绝大多数传统女性所能参与的医疗活动主要还是保健、侍疾、煎药等…
  • 他如何油漆工成功逆袭为画坛大家?
    他如何从油漆工成功逆袭为画坛大家?
    • 明朝有个小伙子,出身卑微,读不起书,十二三岁就做市井油漆工去讨生活,他不善诗文,更不精书法,却能夹缝中求生存,取百家之所长,成为五百年难遇的绘画大家,他就是仇英。
  • “博物院”到“故宫学”的文化外交
    从“博物院”到“故宫学”的文化外交
    •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开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 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 来自约100万年前,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国内首次发现的骨质冰鞋与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木质车轮;国内唯一保留了城市、港口、航道这一完整体系…
  • 唐银器窖藏,看盛世唐风的繁华!
    从唐银器窖藏,看盛世唐风的繁华!
    • 我国古代金银器以其材质贵重、纹饰华美、工艺精湛而深受人们的珍爱。唐代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金银器是富丽堂皇的唐代宫廷艺术的标志之一。
  • 茶,山间到人间。
    茶,从山间到人间。
    • 茶,这一源于南方的瑞草嘉木,在幽寂的山野与我们不期而遇,然后进入我们的身体,进入热闹的人间。
  • 仿古建筑设计可以哪些方面入手?
    仿古建筑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 近年来,仿古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仿古建筑不但可以使我们的建筑形式多样化,还可以体现出我国文化的特色,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人们的重新审视,仿古建筑设计逐渐成了当下整个建筑领域关注…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