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四合院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范
    北京四合院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范
    • 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北京传统文化与民俗的代表之一。
  • 中国古建筑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古建筑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
    •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来自能源、资源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巨大压力。如何使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央提…
  • 临安发现千年古建遗存,会是吴越国王钱镠"旧居"吗
    临安发现千年古建遗存,会是吴越国王钱镠"旧居"吗
    • 精妙绝伦的五代、北宋交替时期的瓷片,釉色乌黑的建窑浅足碗,还有保存数百年依然侵浸油光的兽牙……更让人震惊的就是古建地面铺满的方砖、精致的排水沟、疑似的天井……考古专家认为它和吴…
  • 古建筑保护的两种方式
    古建筑保护的两种方式
    • 作为文化遗存,古建筑沟通了历史与当下。通过它,我们可以想象前人的生活场景,感受历史的更迭。古建筑的消亡,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我们与历史断绝了联系。保护好古建筑及其承载的营造工艺与…
  • 留住百年建筑历史韵味
    留住百年建筑历史韵味
    • 根据建设部有关文件,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一般是指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 名城保护30年,沉思与凝望
    名城保护30年,沉思与凝望
    • 俗话说三十而立,30年的时间往往是发展历程中一个思考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更是一座总结经验以利再战的驿站。从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
    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
    •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
  • 尼泊尔巴德岗——世界古建印记
    尼泊尔巴德岗——世界古建印记
    •  “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这句极致的赞誉,出自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之口。
  • 历史的文脉如何传承
    历史的文脉如何传承
    •  广州著名民国建筑金陵台和妙高台刚被铲平,最近,被誉为“江苏最美古村落”的镇江新区葛村,跨越千年岁月的62处古建筑群,只保留了其中9处,18栋高层将在这个古村落上拔地而起。在南京,民…
  • 梁思成:不能忽略对中国古建的研究
    梁思成:不能忽略对中国古建的研究
    •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有复兴国家民…
  • 中国古建筑细节之美——瓦当
    中国古建筑细节之美——瓦当
    • 瓦当,俗称瓦头。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遮光防水;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片,…
  • 故宫修缮“殿试”比拼砌墙术 古建筑“八大作”有望恢复
    故宫修缮“殿试”比拼砌墙术 古建筑“八大作”有望恢复
    • 在此次修缮过程中,古建筑“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机制有望恢复,为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储备新生力量。
  • 科学治危拆违 理性挽留乡愁
    科学治危拆违 理性挽留乡愁
    • “有了专家组的意见,这下我终于放心了!”5月15日晚饭前,东阳市画水镇黄田畈村永乐自然村文化礼堂管理员蒋有军“晒”出了几份《东阳市治危拆违中古建筑价值评估初审意见表》,“这几处古建…
  • 大拆大整中 探索古建筑保护的瓯海实践
    大拆大整中 探索古建筑保护的瓯海实践
    • 温州网讯一直以来,城市开发与历史建筑的存留被视为难以调和的矛盾,考验着各级政府与城市建设者的智慧和执行力。去年8月,温州市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紧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
  • 子承父业愿望实现,古建维修老技艺后继有人
    子承父业愿望实现,古建维修老技艺后继有人
    • “这份技艺得有人传承下去呀。”说这话的徐会臣现在很自豪,因为儿子徐宽舍弃上海的高薪工作,进入曲阜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下属的一家设计公司工作,虽然没有直接从事古建筑维修,但也与古…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