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古代,情人节我们送什么?
    如果在古代,情人节我们送什么?
    •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
  • 宋瓷特展,如何让宋代生活美学打动我们
    宋瓷特展,如何让宋代生活美学打动我们?
    • 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极为迅速。这些年,博物馆展陈设计越来越美,去博物馆看一次展览,不仅仅是获得一段历史文化知识,也常常是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
  •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古建筑?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古建筑?
    • 当提起“中国艺术”时,连小朋友都能如数家珍:唐诗、宋词、元曲、水墨画、玉刻、木雕……但在这其中,很少有“古建筑”的身影。
  • 中国茶文化︱古代人“吃茶”,和我们喝茶有何不同?
    中国茶文化︱古代人“吃茶”,和我们喝茶有何不同?
    •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这就是当时唐朝最流行的一种吃茶的方式。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这样的茶粥应该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味道,应当是…
  • 中国考古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考古告诉我们什么?
    • 中国考古学为“通古今之变化”奠定坚实研究基础,以“发思想之先声”作为光荣学术使命,通过发掘和研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揭示历史规律,通过传承和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把握历史趋势,在人类…
  • 二十四节气从哪来,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从哪来,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
  • 数字建筑时代,我们的家和城市将是什么样子?
    数字建筑时代,我们的家和城市将是什么样子?
    • 可以说建筑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在和建筑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将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妨在此畅想一下:
  • 2020@建筑企业福利,我们来啦~
    2020@建筑企业福利,我们来啦~
    • 2020年因疫情,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古建中国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现免费为企业打造VIP会员级别的网上商铺!赶紧报名吧!…
  • 广州设计周“老宅新生,乡情营造”会客厅里的古建模型是我们做的!
    广州设计周“老宅新生,乡情营造”会客厅里的古建模型是我们做的!
    • 2019广州设计周,老宅新生乡情营造会客厅里的古建模型作品是谁的?
  • 800年前的古代立交桥 让我们不得不服的古人智慧
    800年前的古代立交桥 让我们不得不服的古人智慧
    • 浙江绍兴城八字桥是一座梁式石条桥,它是一座古代的立交桥。为什么可以把他定义为立交桥呢?主要是因为在功能上并非简单的在河两岸架了一座通道,而是多层通道,这符合现代立交桥的定义。八…
  • 中国民间古建筑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
    中国民间古建筑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
    • 时至今日,大部分民间古建筑因各种原因已被破坏殆尽,幸存下来的大都分布在山区农村,还有个别古建残存在城市高楼的层层包围之中,保护现状堪忧。
  • 对于乡土传统建筑的保护,我们该如何做?
    对于乡土传统建筑的保护,我们该如何做?
    • 乡土建筑是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保留乡土建筑就保住了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就记得住“乡愁”,就能彰显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
  • 仿古地砖运用广泛我们应当如何选择?
    仿古地砖运用广泛我们应当如何选择?
    • 仿古地砖现在用处越来越广,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都有用到仿古地砖,由于仿古砖的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
  •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古建筑?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古建筑?
    •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
  • 我们对待古村古建的态度是保留、传承与弘扬!
    我们对待古村古建的态度是保留、传承与弘扬!
    • 在西山岛上,还保留着很多古建筑,他们经过岁月的变迁,却依旧以别样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进岛,看到这些古建筑,总是会有很多的感触,似乎是岁月在对你诉说着旧…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55条/4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