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冬纹——中国传统纹饰
    忍冬纹——中国传统纹饰
    • 忍冬,俗称金银花。忍冬纹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后传至西亚、印度。也有说法认为其最早兴起于希腊,随着帝国扩张传到印度河流域。在公元3-4世纪,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忍冬纹跟…
  • 龟——自然界罕见的五行全息载体
    龟——自然界罕见的五行全息载体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的五行属性并非单一固定,而是因其形态、习性、文化象征及使用场景的不同,呈现出复合型五行特质。以下是基于古籍记载与民俗文化的综合分析:
  • 这座山西古建为什么能入选世界最美古建筑?
    这座山西古建为什么能入选世界最美古建筑?
    • 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市被誉为晋文化发祥地之一、晋商文化的摇篮,也因为这里距离省会太原仅45分钟车程,大多数人往往直奔大名鼎鼎的平遥古城和双林寺、祁县的乔家大院、介休的祆神楼和后土庙…
  • 宋代插花艺术让你大开“花”界
    宋代插花艺术让你大开“花”界
    • 如果说唐代是花的“繁华盛景”,尽显雍容华贵与蓬勃活力,那宋代便是花的“雅致清境”,满溢着人文情韵与精致意趣。
  • 60年一遇,乙巳年极简史~
    60年一遇,乙巳年极简史~
    • 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干支纪年中,每一种组合,都是六十年一遇的中国年。乙者,轧也,草木初生之状,是天干的第二位。巳者,起也,万物盛长而起,是地支…
  • 不一样的“瓷色”诱惑!比琉璃还要美
    不一样的“瓷色”诱惑!比琉璃还要美
    • 珐华,又称法花或粉花是一种低温釉陶,是继琉璃之后的又一陶瓷装饰技术珐华器色彩变换丰富,层次分明多以花鸟、云龙、人物为纹饰极具地方特色。
  • 山海经烛龙——中国传统纹样
    山海经烛龙——中国传统纹样
    • 烛龙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的《大荒北经》中。书中提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
  • 罗东舒祠:徽州宗祠文化的典范
    罗东舒祠:徽州宗祠文化的典范
    • 宗祠,这一专为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而设立的场所,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象征。其历史可追溯至周代,宗庙制度自此诞生。
  • 祥龙瑞凤——中国传统文化之龙凤溯源
    祥龙瑞凤——中国传统文化之龙凤溯源
    •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其来源可上溯三皇五帝时期,是上古四神灵之一(龙、凤、麟、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星宿四象之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 藏在博物馆里的吉祥文物
    藏在博物馆里的吉祥文物
    • 物件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既直观地镌刻着历史的脉络,又似情感的隐秘使者,承载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与寄托。
  • 河南发现9000年前文化遗址,专家:中华文明第一步
    河南发现9000年前文化遗址,专家:中华文明第一步
    • 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深感骄傲。文字和语言都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蕴含着一定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第一步…
  • 浙江上山文化的文明奠基意义
    浙江上山文化的文明奠基意义
    • 上山,是浙江省浦江县的一座不知名的小土丘。2000年秋冬之际,这里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定名为上山遗址。经碳十四测年,遗址年代距今约11000年至8500年。2006年11月,以…
  •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
  • 清宫御苑殿宇中竟然有“仙人”的居所?
    清宫御苑殿宇中竟然有“仙人”的居所?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帝王都敬畏神明,他们或想求长生不老,或想祈福国泰民安流芳千古。从笃信神佛、修道炼丹、派遣方士四处寻觅仙药,到现实中对仙境建筑的模拟,这其中无一不显示出…
  • 香——古人的生活搭子
    香——古人的生活搭子
    • 现在年轻人热衷于找“搭子”,吃饭有“饭搭子”、唱歌有“歌搭子”、打游戏有“游戏搭子”......其实,古人也有他们的“搭子”,那就是“香”。独处沉思、品赏古玩、闲坐饮茶、艺文聚会时,…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226   227   下一页»   共3405条/227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