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于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
  • 思成:不能忽略对中国古建的研究
    梁思成:不能忽略对中国古建的研究
    •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有复兴国家民…
  • 中外建筑师分获“思成建筑奖”
    中外建筑师分获“梁思成建筑奖”
    • 本报讯(记者董禹含)昨天,“2016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KennethKingMunYEANG)、中国建筑师周恺获奖。这是“梁思成建筑奖”国际化后的首次颁奖,拉开了…
  • 彩绘匠人:雕画栋 巧夺天工
    彩绘匠人: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 徜徉于各地旅游景点,随处都可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古建彩绘艺术。古建彩绘在中国历史悠久,也由于一个古老的职业——古建彩绘匠人的营造和维护,这些雕梁画栋才能够延续至今。
  • 古建筑之架与斗栱(下)
    古建筑之梁架与斗栱(下)
    • 是最简单的斗栱,在柱头栌斗上加一替木以承梁枋或槫。若为补间斗栱,亦用大斗一枚。目前遗存极为少见。实例仅见大雁塔门楣石线刻图(唐)中,而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北齐)小殿斗栱为最早实…
  • 古建筑之架与斗栱(上)
    古建筑之梁架与斗栱(上)
    • “串”这一构件在《法式》厅堂等屋的大木作里用得很多,主要起联系柱子和梁架的作用,这和江南常见的“串斗式”木架中的“串枋”和“斗枋”的作用是相同的。
  • 思成手稿折射中国古建筑保护之路
    梁思成手稿折射中国古建筑保护之路
    • 1937年,梁思成赴山西应县,对有近千年历史的佛宫寺木塔进行了第一次学术测绘。79年后,一座根据梁思成手稿制成的应县木塔模型矗立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
  • 那个林徽因深爱的思成,手绘稿都能够分分钟让人崇拜
    那个林徽因深爱的梁思成,手绘稿都能够分分钟让人崇拜
    • 梁思成先生对维护我国古代修建可谓倾尽终身的心力,他制作的我国古代修建图,详尽明晰。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13条/8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