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汉宇是文明起源的基石,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
  • 浅谈明清建筑花窗中的汉字图形装饰
    浅谈明清建筑花窗中的汉字图形装饰
    • 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主要由窗框与窗棂组成。其原本的功能是通风与采光,可一旦冠名“花窗”便意味着承载了重要的装饰与文化价值,尤其是窗棂造型与风格的多样化使得窗的功用由…
  • 汉字中国》首发 诠释本土哲学思想与文化基因
    《汉字中国》首发 诠释本土哲学思想与文化基因
    • “以传统汉字为标志的观念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结晶体’,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中国历史生命与文化生命的独创性价值。”《汉字中国》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22…
  • 汉字与建筑,穿梭千年的不解之缘
    汉字与建筑,穿梭千年的不解之缘
    • 汉字有多美?观之形式多变,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而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古建筑文化与汉语文化同根同源。事实上,作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精髓,汉字直通天地、包罗万象…
  • 六千年的汉字史: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六千年的汉字史: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想要读懂得从汉字入手!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想要读懂得从汉字入手!
    • 在当今的学科划分中,汉字研究属于语言学,抒情叙事属于文学,它们处于不同的一级学科下面。
  • 三千多岁的汉字不仅能“皮”还能“骚”
    三千多岁的汉字不仅能“皮”还能“骚”
    • 遥想当年,第一次拿起铅笔,歪歪斜斜写下人生中头几个汉字:不明白为什么横要平竖要直,不明白笔画为什么要这样组装才是“花”字,于是就这么让它碎落满地。
  • 古诗里有韵味的用字,从汉字读懂文学
    古诗里有韵味的用字,从汉字读懂文学
    •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抒情与叙事、诗意与故事常常形影不离。
  • “汉语桥”中文比赛瑞士馆区预赛圆满落幕
    “汉语桥”中文比赛瑞士馆区预赛圆满落幕
    • 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瑞士馆区预赛在首都伯尔尼成功举行。
  • 讲究的国家,隐藏在古建中的汉字
    讲究的国家,隐藏在古建中的汉字
    • 我国大概是对名字最为讲究的一个国家了,甚至为此生出了一种起名的职业。名字起得好,似乎就已经自带一种气质了。
  • 汉字创造性的书写铸就了翰墨风华
    汉字创造性的书写铸就了翰墨风华
    • 上古时期,华夏祖先通过结绳记事传递信息,还在具有点、线特征的刻画和书写中完成部落交流和日常记录,从而增强部落、氏族间的往来。这些简便易行且蕴含辩证美感的符号,形成汉字的早期雏形…
  • 日本出土刻有汉字“周”的最古老土器残片
    日本出土刻有汉字“周”的最古老土器残片
    •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长崎县壱岐市教育委员会1月10日前发布消息称,在该市一处遗址发现刻有“周”字左半部分的弥生时代后期(公元1——3世纪前后)土器残片。
  • 故宫前星门上斗匾的汉字为何不见了?
    故宫前星门上斗匾的汉字为何不见了?
    • 近日,有网友在故宫参观时发现,毓庆宫正门前星门上斗匾的汉字不见了。故宫博物院官网信息显示,毓庆宫系康熙皇帝为皇太子允礽所建,乾隆、嘉庆、光绪等皇帝都曾在此居住。
  • 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揭牌
    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揭牌
    • 北京1月9日电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日前在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表示,汉字艺术不止于书法,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根基的,具有普世意义的艺术表达方式。
  • 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圣贤道脉 得之于千古
    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圣贤道脉 得之于千古
    • 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曾风靡一时,在掀起全国汉字热潮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在键盘输入占主流的互联网时代里,手写汉字是否还有生存的意义与空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18条/2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