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六种认识误区
    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六种认识误区
    • “不可移动文物”指的是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而我这里所指,并非单体建筑而是“大文物”的概念,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整体的它们都应被视为“不可移动文物”。如今许多“大…
  • 奥赛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
    • 奥赛博物馆是由废弃多年不用的奥赛火车站改建而成,1986年底建成开馆。奥赛火车站由建筑师维克多·拉卢设计,不仅丰富而且大胆。他主张尊重原有的建筑结构,保留了原有的柱子,铸铁横梁以及…
  • 梵蒂冈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
    • 梵蒂冈博物馆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宫廷,后来被改造成为了梵蒂冈国家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的馆址是世界上博物馆中最早的,公元5世纪末就有了雏形。在16世纪与圣彼得大教堂同…
  • 唤醒古民居的“文化之魂”
    唤醒古民居的“文化之魂”
    • 近年来,古民居建筑的开发和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文化建设者的重视。作为一名10多年来致力于发掘、研究、保护和开发珠海古民居梅溪牌坊文化内涵的社会学者,我想说的是,绝不能让过度的商业…
  • 赵云伟:城市的价值观
    赵云伟:城市的价值观
    • 全球化、城市化、多元化,这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如果把这些词与城市组合起来,将会给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名当代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 留住百年建筑历史韵味
    留住百年建筑历史韵味
    • 根据建设部有关文件,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一般是指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 当今为何没有好建筑
    当今为何没有好建筑
    • 建筑是凝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一部画卷,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人类文明的综合体现。
  • 全国四座古城墙 西安保护最好
    全国四座古城墙 西安保护最好
    • 西安、湖北荆州、山西平遥、辽宁兴城都是明清时代的古城。“作为古城,最主要的是指它的主体,即城墙、城门、城楼,除此之外,外面还有护城河、敌楼、垛墙、角楼等。”韩保全对比分析了四座…
  • 安默斯:为“小传统”建筑留出城市空间
    安默斯:为“小传统”建筑留出城市空间
    • 美国人类学家罗德菲尔德曾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类。其中,“大传统”是指雅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小传统”是指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阳春白雪的“大传统”固然…
  • 将中华传统美学融入建筑 融信中国重新定义中国美
    将中华传统美学融入建筑 融信中国重新定义中国美
    • 何为中国美?恢弘富饶的中国,有着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广袤的沙漠、最广阔的草原……中国的美,在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塑造的宁静致远,在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大气…
  • 建筑最高奖得主:用建筑找回生活方式
    建筑最高奖得主:用建筑找回生活方式
    • 在中国,那些设计摩天大楼的人,推掉古老建筑的人不是异类,奋力从传统建筑汲取力量的建筑师王澍反倒成了异类。幸运的是,这个异类成功了。
  • 建筑,疗愈了历史世代的伤痕
    建筑,疗愈了历史世代的伤痕
    • 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的空间,比如在西班牙昆卡。这种疗愈足够抵御来自历史世代的伤痕,也可以驱散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过去的无知和寂寥。如果不是亲身抵达,我会相信所有对昆卡的…
  • 建筑界的奥斯卡“金块奖”——五花八门的建筑奖项
    建筑界的奥斯卡“金块奖”——五花八门的建筑奖项
    • 如果追溯“金块”名字的由来:1849年,有人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块,掀起了一股淘金热,而在这之前,加利福尼亚在人们的印象中还是一片不毛之地。从淘金热开始,旧金山等国际型大都市拔地而…
  • 国际建筑奖——五花八门的建筑奖项
    国际建筑奖——五花八门的建筑奖项
    • 国际建筑奖是由比利时全国住宅学会于1957年创设。旨在奖励在住宅设计领域取得卓越贡献者。获奖候选人必须是职业建筑师,而且必须是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国民,获奖建筑也必须在欧洲共同体成员国…
  • 名城保护30年,沉思与凝望
    名城保护30年,沉思与凝望
    • 俗话说三十而立,30年的时间往往是发展历程中一个思考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更是一座总结经验以利再战的驿站。从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