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冶铸生铁技术的起源
    中国古代冶铸生铁技术的起源
    • 我国冶铸生铁技术的起源之早、发展之速,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追溯其根源,主要得益于青铜时代的技术积淀和鼓风技术的应用。
  • 古代青铜器名品——癸冉卣guǐrǎnyǒu、马纹方座簋guǐ
    古代青铜器名品——癸冉卣guǐrǎnyǒu、马纹方座簋guǐ
    • 这件卣最神奇的是出土时卣内装满玉管、玉珠,有白玉和碧绿玉两种,中间均有穿孔,两端多做斜面,长的4.6厘米,直径1厘米,最短的仅长0.2厘米,直径0.6厘米,现存1172颗。
  • 古代青铜器名品——象纹大铜铙náo(铙王)
    古代青铜器名品——象纹大铜铙náo(铙王)
    • 商晚期,通高103.5厘米,壁厚2.9厘米,重221.5公斤。1983年湖南宁乡县月山铺公社社员挖地时发现,通体灰褐色,微泛深绿色,无光泽。甬与腔体中空相通,从甬口破损处看,质地为红铜(纯铜)。
  • 青铜爵——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青铜爵——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 青铜爵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饮酒器和礼器之一,尤其在夏、商、周时期广泛流行。它的设计独特,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当时社会饮酒和祭祀的需求,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高度发达的金属工艺水平…
  • 商周玉器和青铜器上蜕变与羽化动物纹饰的原型
    商周玉器和青铜器上蜕变与羽化动物纹饰的原型
    • 商周玉器和青铜器纹饰中丰富的动物种类一直吸引着学者们的关注。已有研究基本分为两方面:一是利用考古学方法,对纹饰进行类型学研究;二是从动物学角度出发,探究动物纹饰的原型。
  • 《诗经》中的青铜
    《诗经》中的青铜器
    • 《诗经》是古典文学的源头,唐诗宋词亦滥觞于此,商周青铜器是“礼仪之邦”的源头,文学之美与器物之美的交融,绽放了灿烂的文明,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所在。
  • 古代青铜器“真正”的颜色是怎样的?
    古代青铜器“真正”的颜色是怎样的?
    • 说到青铜器的颜色,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青绿色的,一是由于“青铜”这一称呼,二是来自于大家见到的出土实物的颜色。然而,青铜器“真正”的颜色究竟是怎样的呢?
  • 浅谈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三大阶段
    浅谈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三大阶段
    • 中国的青铜文化于商代晚期攀越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奴隶主贵族的葬墓中随葬了大批青铜器,主要的器物种类有了一定发展,其中礼器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造型浑厚、纹饰繁缛,酒器…
  • 铜镜: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铜镜: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 早期铜镜和青铜器一样,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宋代以后黄铜镜逐渐流行。其背面一般铸铭文饰图案,并配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
  • 走进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一展打卡近百处考古遗址!
    走进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一展打卡近百处考古遗址!
    • 提起青铜器,也许不少人脑海中立即浮现的是通体呈暗绿色的文物重器,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铜还有一个浪漫优美的名字——“吉金”。
  • 青铜大面具正式展出——元宵节展览“彩蛋”
    青铜大面具正式展出——元宵节展览“彩蛋”
    • 2月15日,青铜大面具“回家团圆”,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首次正式展出,为广大游客送上元宵节展览“彩蛋”。
  • 铜镜文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铜镜文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仅是现代人喜欢照镜子,就连我们的老祖宗也不例外,只不过古人照的不是玻璃镜,而是铜镜。
  • 古代青铜器的发展与特点
    古代青铜器的发展与特点
    • 青铜器在古代主要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在铜器铸造过程中适当的加入锡、铅可降低铜的熔点、增加流动性和充型性能、提高铜器的硬度。
  • 浅谈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
    • 在对商周时期艺术文化的研究之上,青铜器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信仰和审美。这些原始而庄重的器具在商周人们的宗教和礼仪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人们在探索人与…
  • 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
    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
    •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早期文明的瑰丽结晶,是华夏先民伟大的创造,它既是古代的王权之物,又是最高品格的古代艺术品。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67条/5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