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达拉宫究竟有多少间房?
    布达拉宫究竟有多少间房?
    • 建筑颇引人注目,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在西藏,布达拉宫拥有非凡的地位,是拉萨乃至西藏的地标建筑。人们不禁有这样的疑问,在遥远的古代,究竟是如何在世界屋脊上修建成这样一座宏伟…
  • 南宋都城的“双城记”
    南宋都城的“双城记”
    • 中国古代各朝的首都,正式名号是京师,别称有很多,诸如东(西、南、北)京、京城、都城、京都、帝都、京兆、京国、天京、天邑、神京、都下、辇下、都门、国门,等等。
  • 浅谈汉代女性教育特征
    浅谈汉代女性教育特征
    • 汉代女性的教育分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两种形式。女子从胎儿时就开始接受胎教,乃至嫁为人妇后继续接受婆家的教导,可以说终身都在接受教育。家政技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伦理道德教育是其…
  • 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 彝族早期建筑形式主要以“井干式”和“干栏式”构造为主。随着中原同彝区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日渐频繁与不断深化,井干式的建筑形式逐步消失,抬梁式、穿斗式的建筑结构开始日臻流行。
  • 文物中的古代女性风采
    文物中的古代女性风采
    • 我国古代女性温柔贤惠、相夫教子、任劳任怨,为家庭付出毕生心血。虽然平时足不出户,深居内宅,但她们依然热爱生活,尽力把生活装点得丰富多彩。
  • 国潮热浪中的文旅密码:破圈之道与实战攻略
    国潮热浪中的文旅密码:破圈之道与实战攻略
    • 当马面裙成为街头巷尾的爆款“战袍”,当曹县的马面裙销售额以亿级速度狂飙,我们不得不承认,“国潮”这股飓风已经席卷而来,不仅革新了时尚界,更在文旅领域刮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旋风。在…
  •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与《营造法式》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与《营造法式》
    • 宋朝有一本神书失传了1000年,一直到1919年才在江南图书馆里发现了一册完整的手抄版。当时梁启超第一时间就把这本书的影印本给在美国留学的儿子梁思成寄了过去。
  •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 人类教育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产生并不断演进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一直有着完善、领先世界的教育制度,并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重…
  •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这…
  • 浅谈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浅谈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 固原位于西北黄土高原宁夏南部的六盘山脚下,地处陕甘宁交界中心位置,古人形象地评价其地理位置为:“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
  • 古代音乐的几个知识科普
    古代音乐的几个知识科普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音乐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带来一篇简单的小科普,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中国古建筑中的梁有多少种?
    中国古建筑中的梁有多少种?
    • “梁”是中国古建筑构架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它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梁在宋代也被称为“栿”。
  • 柱础——中国古建筑之脚下风景
    柱础——中国古建筑之脚下风景
    • 说起古建筑,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雕梁画栋、碧瓦飞甍,对默默为整个建筑的稳定做贡献的柱础,却很少印象深刻,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脚下的风景线”——柱础石。
  • 古画中的春天,原来在杭州就能觅得……
    古画中的春天,原来在杭州就能觅得……
    •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已深,你是否已经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和嫩芽的新绿,盼望着一场赏花赏景的春游?
  • 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
    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
    • “京口”是今天江苏省镇江市的古称。“京口三山”指的是位于镇江的三座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呈三足鼎立之势,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交叉点上,可谓咽喉之地。和许多名山相比,这…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