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陕西藏着的“千年历史文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06 10:48:59  来源:三秦都市报
核心提示:陕西历史文化具有完整性。从蓝田猿人到母系社会半坡氏族文化的繁荣,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到周秦汉唐的灿烂历史、再到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13年的艰苦奋斗,都在三秦大地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不但是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中华文明的摇篮,陕西作为长期支撑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奠定了中化文明气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宏伟基业。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从蓝田猿人一路走来,无论是渭水河畔人类燃起的篝火,还是周原上华夏文明的崛起,抑或是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荣耀,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迹。那么,当您踏上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穿行在大西安的街头巷尾追寻历史的足迹,究竟该看什么,怎么看,才能在这座如同一部活的史书的城市,见证那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带着这些问题,9月28日,本报记者专访了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

  为何看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标识

  记者:去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多次讲到中华文明在陕西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珍贵文物,列举了陕西历史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今年2月,习近平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这一次出访美国,又一次在国际平台上提出“要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这既是肯定,也是责任与担当!

  赵荣:是的。看中国千年以前的历史,来陕西,来西安就对了。古代陕西无论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社会文明等层面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在全国各地都是无与伦比的。

  陕西历史文化具有完整性。从蓝田猿人到母系社会半坡氏族文化的繁荣,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到周秦汉唐的灿烂历史、再到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13年的艰苦奋斗,都在三秦大地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不但是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中华文明的摇篮,陕西作为长期支撑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奠定了中化文明气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宏伟基业。

  陕西历史文化具有至高性。陕西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所保留的文化毫无疑问地代表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灿烂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陕西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历史文化的辉煌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浓缩。

  陕西历史文化具有独特性。留在陕西地上地下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文化遗存作为先民智慧的结晶和沧桑岁月的见证,共同构架起陕西乃至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我国古代文明发展鼎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城遗址和帝王陵寝分布在陕西,如此密集、大规模的重要历史时期的遗存分布在一个省内,是世界所罕见的。

  记者:陕西文物遗存的完整性、丰富性、至高性无与伦比,显然历史丰富的遗存是财富更是责任。

  赵荣: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关天经济区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大量史实证明位于关中腹地的西安作为中华文化圈核心区的事实。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二百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唐王朝延续近三百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看什么走进天然历史博物馆

  记者:以兵马俑为代表的陕西文化符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旅游界也有“不到西安就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的美誉。目前,到访陕西的世界各国元首、政要超过200多位,有的访华首站直接选择西安,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那么,如此巨大的“引力”来自哪里?

  赵荣: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是天然历史博物馆,文物点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从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一路走来,远古半坡人面鱼纹的神秘微笑、秦帝国横扫六合的霸气、汉武帝马踏匈奴的骄傲、大漠戈壁上丝路驼铃的希望、华清宫中霓裳羽衣的炫目......只要看看这片神奇的黄色土地上依次陈列开来的汉唐帝陵、城池古道,天然历史博物馆的赞誉实至名归。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首先要看的是分布在三秦大地上的田野文物,尤其是开放的大遗址。陕西有15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这些大遗址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城市之间,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存在错综复杂关系。陕西文物部门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出资本运作的五种模式即“国家公园”、“市民公园”、“集团运作”、“民营投资”“退耕还林”。这些理念和实践不仅在全国都有示范作用,同时让陕西的大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生态发展关系。大明宫遗址公园、秦陵遗址公园、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汉阳陵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让数百万群众直接从中受益,实现了遗址保护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良性互动,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提升了文化旅游品质。

  记者:博物馆,是讲述历史沧桑最好的载体。作为博物馆云集的大省,怎样才能敞开胸怀成为每个人分享历史遗产的自由空间?

  赵荣:“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当然要看博物馆。除了人们熟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还不断拓展新的博物馆类型,现在正在规划建设的陕西考古博物馆、中国革命艺术家博物院……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在全国开先河的创新。截至去年年底,陕西有各类登记在册的博物馆、纪念馆241个,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量多、质量高的陕西众多博物馆慷慨地向普通观众敞开大门,普通百姓不花钱就能走进曾经感到神秘的博物馆,在敞开大门的博物馆里分享文化大餐。

  陕西还全面推进各市县博物馆建设,西安博物院是我省首家市级新建博物馆,目前已有咸阳、渭南、安康相继新建了市博物馆,将来还有榆林、延安将建立市级博物馆。让每一个地方的人们在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馆里,了解生长的土地有怎样的历史足迹和足以为傲的历史珍宝。

  怎么看预约错峰加“网游”

  记者:在中国历史上,陕西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来陕西参观旅游的游客肯定不少,那么他们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看“千年的历史文化”?

  赵荣:游客到陕西开启追根溯源的访古之旅,首先要看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另外,游客可以去看专题类的断代史博物馆,像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乾陵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秦砖汉瓦博物馆等等。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物景点,几乎每到旅游旺季都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状况,对于游客出行,您有哪些建议?

  赵荣:我给出的建议是“实地看,网上看;错峰看,仔细看;随机看,预约看。”游客可以选择到实地去参观,也可以网上冲浪,“畅游博物馆”,不用担心博物馆闭馆的时间,不会错过了任何讲座和展览,更不用隔着厚厚的玻璃观赏文物……对于热爱文化热爱博物馆的游客来说,随着陕西数字博物馆的开通,这些遗憾统统消失。

  连续三年来,秦陵博物院国庆节黄金周接待量均呈井喷态势,严重影响参观质量,同时给游客和文物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据往年统计,10月2日、5日,单日接待量达8万人以上,超过最大承载量23%;10月3日、4日,单日接待量达10万人以上。建议游客从自身安全和保证参观质量出发,避开2–5日参观高峰。如选择2–5日参观,最好将时间调整至上午7:30–9:30,或下午5:00–7:00。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往年国庆期间参观人员火爆,其中10月2日至5日是参观高峰时期,3日、4日更是达到峰值,这两天均突破万人,建议最好避开高峰期。

  此外,游客可以采取随机看的方式进行参观,这个景点人多了,就可以先选择人流量小的一些景点。当然,可以提前通过网上预约购票,像陕西历史博物馆就可以网上预约订票,提前一天订票,每账户每日预约免费参观门票限定1张(最多可携带1.2米及以下儿童1人)。门票预约需提前1-5日,日预约量为500张/天。
 

本文标题: 赵荣:陕西藏着的“千年历史文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0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