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1216—1274),中国元代政治家,作家,城市规划专家。字仲晦,原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曾弃吏为僧,法名子聪。入仕后始更名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
刘秉忠元代城市规划专家。元大都的设计者,元朝典章制度的建立者。尽管北京的建城历史很早,今天北京的城市基础是却他打下的。刘秉忠于1264年建完了元朝上都后,因燕京是辽金旧都,形势冲要,建议定都于燕,被忽必烈采纳,改称中都。刘在大兴府东北筑宫城建宗庙,在宫城北面设立了壹个中心台,作为测定全城方位的中心点,以此确定全城的中轴线。中都气势恢弘,整齐划壹,道路宽阔,分区合理,1271年改名大都。当时的名人徐世隆高度赞扬了他的功绩:相宅卜宫,两都并雄,公于是时,周之召公。
元世祖忽必烈对他言无不听,宠任益隆,曾经位至三公,官居太保。先世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人,世代仕辽,后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少年志气英爽不羁,年十七即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居武安山中,为僧人。后游云中,为元世祖所重,以征大理、攻南宋。至元初,拜光禄大夫,位至太保,参预中书省事,对元代开国制度多有建树。又曾主持建上都、中都两城。立国号“大元”, 以中都为大都,皆其力。秉忠自幼善学,至老不衰,一生著述丰富,有《藏春诗集》六卷,《藏春词》一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又有诗文集三十卷。《元史》有传。《词品》卷一评其〔干荷叶〕曲作“凄恻感慨,千古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