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大师陈绍德:古为今师,新为今路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06 16:14:07
核心提示:陈绍德,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陈绍德自幼受家乡雕塑氛围的影响,从小喜爱艺术,尤其对画画颇为用心。

  陈绍德,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陈绍德自幼受家乡雕塑氛围的影响,从小喜爱艺术,尤其对画画颇为用心。1998年他凭着对艺术的那份热爱和执着,毅然放弃了就读更高层次的大学,以优异的成绩选取了只有大专文凭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闽江学院)工艺美术系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学习。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放着好好的大学不上,而选择仅有大专文凭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其实只有陈绍德自己知道,艺术才是他心灵的归宿。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在计算机图形设专业学习两年后发现,这个糅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专业虽然使他获益匪浅,但却不完全是他最终追求的目标,他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2000年他再次选修了雕塑专业,以求弥补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的不足。然而,让人惊喜的是,在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两年扎实的基本功成了他在所选修雕塑专业的敲门砖。他凭着对雕塑艺术独特的理解和别出心裁的设计,很快得到了工艺大师张宝清的认可。陈绍德自己似乎也找到了终生奋斗的艺术目标,毅然决定师从工艺大师张宝清学习寿山石雕刻。


  两年后,也就是2002年秋,陈绍德以优异的答辩成绩,在“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系的雕塑专业毕业了。当时的福建寿山石雕刻界资深前辈人才济济,而陈绍德所在的区域,正是福建省技术水平最拔尖、业内人士间的互动与良性学习竞争最活跃的。为了向雕刻界资深前辈学习各种刻工、雕法、技术,以及对不同材料的运用,为了更好的历练自己,他成立了“陈绍德玉雕工作室”。


  经过近八个年头的历练和沉淀,陈绍德不仅在雕刻寿山石人才济济的福建省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小有名气,其设计雕刻的寿山石作品不仅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还得到了各界寿山石藏家的一致好评。2010年,为了进一步学习运用不同材料设计雕刻的技法,应工艺大师柯加乐的邀请,来到了江苏连云港东海市,在柯加乐的耐心指导下,从事水晶设计雕刻。


  胜利永远属于那些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向前走的人。陈绍德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市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艺过程之后,因水晶本身的限制,使得他要改变现状的想法日益强烈。另外,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内心躁动不安,寻求创作构思突破的欲求也日胜一日。往后应选择哪种玉料,是回到福建继续进行寿山石的创作,还是选择翡翠、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黄龙玉呢?这让他颇为踌躇。他在一边踌躇满志的研究着我国历朝历代玉雕艺术精髓的同时,一边留意着现代各种玉石的创作成果。那时,桂林鸡血玉被发现不久,很多玉雕大师还不曾问径,就是那么不经意的一瞥,鸡血玉那一抹挥之不去的“红”引起了他的注意。2013年,陈绍德终于下定决心离开江苏连云港东海市来到桂林,开始了他桂林鸡血玉的创作生涯。


  来到桂林后,陈绍德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高超的雕刻技法,设计鸡血玉山水、人物、花鸟摆件,通过巧妙的运用俏色技法,使得山水作品大气磅礴,人物作品造型柔美多姿,花鸟作品神态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心醉神迷。


  2014年,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后,先后受聘担任“桂林市鸡血玉行业商会”和“广西珠宝协会”理事,其间在工艺大师高向春的指导下雕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用一块通体黄色带深翠斑的桂林鸡血玉设计制作的《鹰》高迈别古、苍劲雄健,一举在2014年南京珠宝玉石展览会暨2014中国玉石雕刻“奇工奖”上荣获金奖。


  2014年至2017年,短短不足四年的时间,陈绍德创作的桂林鸡血玉作品先后在国家级各赛上获奖。这些实作的经验让他掌控特色材料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玉材的透析与分色能力,又往往使他设计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陈绍德在继承中国传统玉雕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代玉雕作品各种创作风格和理念的分析,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路线。


  当问及他的成功秘诀时,陈绍德笑曰:“古为今师,新为今路。”细细想来,这八个字几乎囊括了所有大师成功的秘诀。试想一下,哪个行业,哪一个能称得上大师的,不是博古通今的,不是继往开来的呢!


 
标签: 石雕 艺术大师

本文标题: 石雕大师陈绍德:古为今师,新为今路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1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